第五千二百三十八章 义务兵役大学堂(1 / 2)

刘敬宣瞪大了眼睛,喃喃道:“三年义务兵役制?你的意思,是所有百姓,都要为国这样当兵三年?”

刘裕平静地点了点头:“我的意思,是全民必须要军训,就跟汉朝时的材官试一样,军事技能,列阵的技术,就是要成为每个男子的基本生存技能,加以培训,这些可以用每年农闲时的徭役,进行集中劳作的时候,加以传授,甚至,可以在成丁之后的那几年的徭役,不用让这些新丁们做什么具体的工程,项目,不用他们去修路,挖河或者是修筑城邑,建造宫室,而是专门地去集中进行军事技能的训练,以作为徭役。”

“两到三年后,到二十岁左右,最好的年纪,最有力气的时候,就可以入选义务兵了,可以制订相对严格的入伍标准,包括对体能,武器的使用,一些基本的队列的掌握程度进行考核,然后以州郡为单位,定下每年新入伍军士的指标,我认为,就现在大晋的情况,保持三十万到五十万的军队,每年入伍三分之一的军士人数,是需要的。”

刘敬宣若有所思地说道:“你的意思,就是三年之期一到,老兵们就要退伍还乡,重新成为百姓,而新兵们则入伍来顶替老兵,这样全国上下,一直保持的军队数量是三十万到五十万,相对于大晋现在一千万左右的人口来说,也不算太沉重的负担了?”

刘裕正色道:“我说的是义务兵三十万到五十万,因为只有三年的军队经验,那是不太可能应付战争的,一支军队的核心,骨架,那得是有丰富战斗军队的老兵,将校,就象我们京口人,多是退伍的,打过仗的老兵,虽然年龄可能有点大,气力上不如新兵蛋子,但是作为军官,指挥,是完全能胜任的。就好比你我,都是四十多,奔五十去的人了,要我们再象年轻时一样冲杀在阵前,不太合适了,但让我们去指挥千军万马,那可比新兵要强得多呢。”

刘敬宣笑了起来:“是啊,这就跟以前的每次裁撤军队,解甲归田时,是要把精兵锐士给保留在军中,虽然看起来象是军士,但实际上一有战事,就会全部升为队正,旅帅,最起码也是百夫长之类的基层军官,来指挥紧急征召的新兵,这么说来,你的义务兵,其实就是把原来临时征召的新兵,给作为常规部队,一直保留下来了?”

刘裕点了点头:“是的,有这样一支规模庞大的部队,随时可以拉出去打仗,那就比有了战事再临时征召,兵将互不熟悉,还需要长时间磨合,要有力地多,以前之所以一直不保留大军,只留下少数的骨干做为架子部队,就在于世家大族的私心,他们并不想北伐,也不觉得国内外有真正可以威胁自己的势力,就算是胡虏入侵,也可以在江北先去抵挡,让你们淮北强人们顶在第一线,给他们组织庄客佃户,挑选精壮扩充军队,来争取时间。”

“一般来说,胡虏是北方人,在南方会水土不服,无论是荆州还是扬州,在江北淮河一带,他们就无法再作战了,只能退回,于是世家高门的危机解除,收复失地之后,也可以解散大军,让丁壮们重回庄园成为他们的劳动力。这一套,在东晋建国后几乎玩了上百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