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大师兄苏定方(2 / 2)

“冀州苏烈!”

怀玉对这个名字很熟,如雷灌耳。

他惊讶的打量着对面这个河北汉子,大约三十多岁,身体魁梧,方脸大口,典型的大将模样,那将军肚也挺大。

人高马大,脚长手粗肚子大。

说话的声音也是十分洪亮。

“武邑苏定方?早闻大名,如雷灌耳啊,隋季之时,十五岁便随父统率数千乡兵转战四方,守境剿贼,骁勇多力,胆气超群,为万人敌,先后斩杀大盗张金称、杨公卿,护的一方安宁,久仰久仰!”

苏烈只是摆了摆手,“好汉不提当年勇,都过去了,如今我也不再是少年,老了。”

苏烈第一次随父上战场剿贼时十五岁,而如今他三十五岁,那已经是二十年前的事了。

武怀玉惊讶李靖居然跟苏烈相识。

要知道苏烈不仅是隋末时随父统乡兵剿贼安民的豪强,他父亲死后,他继续统领郡兵,但后来还是投了窦建德,成为夏国先锋大将。窦建德虎牢兵败后,他也解甲还乡归隐。

但刘黑闼两次起兵,苏烈可是都披甲响应的,直到刘黑闼亡,苏烈才再次解甲归乡。

武德六年归乡隐居,到现在也四年了。

做为窦建德、刘黑闼麾下有名的悍将,苏烈应当是上了大唐地方官府重点监控名单的。

他怎么跑来长安,还来了李靖家?

李靖让两人坐下。

“其实说来定方还是你师兄呢,二郎。”

原来,苏烈家祖籍河北冀州武邑,但他们家早年迁居关中咸阳定居。苏定方的父亲苏邕早年跟李靖结交,关系很好,所以苏烈很小的时候是在关中长大的,他那时就经常随父到李靖家做客拜访。

打小苏烈就显露出不少的练武天赋,甚至兵法这块也比一般孩子优秀的多,李靖虽然早年仕途不畅,但李靖毕竟将门之子,父亲和舅舅都是名将。

苏烈年少时拜李靖为师,学习兵法。

后来隋季,苏邕带着家人返回祖籍,大业末年,河北流贼遍地,苏邕便组织数千乡兵,为州郡讨伐流贼盗匪,当时许多地方豪强都这样做的,比如东阿的程咬金、陕州的张士贵等等。

年少的苏定方跟着父亲统领数千乡兵,征战多年,威名赫赫,号称万人敌,跟裴行俨、来整、薛仁杲、罗士信,并称当时五大万人敌少年将军。

在窦建德麾下,苏定方也是立下许多功劳的,还被窦建德大将高雅贤看中收为养子。

“你要去盐州伐梁,我特意去信召来了定方,怀玉你有谋略,定方有勇气,且擅统骑兵,他去盐州能给你帮忙。”李靖道。

苏定方则挺坦诚。

他说自己原本是想着就在乡里耕田种地不再复出的,可是在地方得罪了清河崔氏家族,如今被崔氏和地方官府弄的呆不下去了,只好来京。

“我本来实在没脸来见老师,年近四十一事无成,连在家种地都不行。”苏定方自嘲道。

怀玉也能理解几分,苏定方这样的人,朝廷也不会对他放心的,谁让他有前科呢,窦建德败后,他不肯附唐,回家归隐,结果后来两次起来随刘黑闼叛乱。

要不是刘黑闼第一次叛乱时,几乎席卷关东,朝廷也早容不下这些人了。不过当年刘黑闼能反的那么声势浩大,其实也是因为当年李渊在击败窦建德后,将他直接处死,然后又对主动投降的那些窦旧部进行严酷清算有关。

大唐对河北清算很厉害,搞的人心尽失,于是河北尽失,刘黑闼一个本来在窦部并不算地位多高的人,硬是把大唐搞的焦头烂额,连罗士信都殒落河北。

薛万彻兄弟都曾被他们打的阵前生擒,头发剃光。

后来李世民亲自出手,以水淹最后灭了刘黑闼后,李唐也吸取教训,改清算为安抚,对苏定方这些人,也都网开一面,这才安定了河北山东。

不过终究不可能放心的。

除非你出来接受大唐的官职,成为自己人,否则你归隐乡里,始终会被认为怀有异心。

地方官员对他们自然不会有多客气,而清河崔范阳卢等这些地方门阀,对苏烈这种豪强也不会客气,本来就不是一类人。

不管什么原因结怨了,人家自然不会轻松的放过。

苏烈老家呆不下去,也只好来京投李靖求庇护了。

“我明日便向圣人举荐苏师兄,”怀玉倒也没犹豫,苏烈现在虽也三十多岁了,但他跟李靖属于一类人,大器晚成。

虽说少年成名,但苏烈历史上真正了得的,是他六十岁以后,

前后灭三国,皆生擒其主。

这是何等牛逼的存在啊,不仅灭国,还擒人国王。

征西突厥、夷百济、伐高句丽,

他也是成名于隋朝,最后却大功成于唐高宗时代的一代名宿。

不但本事强,而且能熬啊,熬到开国的那些将帅全都没了,他一人出来发威了。

如今的苏烈虽说在乡下种了四年地,但这家伙历史上大约也是这个时代出山的,后来跟李靖突袭颉利汗庭,苏烈就是先锋。

这种猛人,武怀玉当然愿意向皇帝举荐,更愿意带去盐州做帮手。

武怀玉虽也打过几次仗,但他只能算是新手中的新手,而人家苏定方虽才三十来岁,却是有近二十年征战经验的悍将了。

李靖道,“朝廷之前也征召过定方数次,只是他一直不肯应召,他的本事陛下也是十分清楚的,当年定方可是也曾与陛下对阵数次,让陛下留下深刻印象的。”

言外之意,苏定方肯仕唐,李世民会很高兴。

有他李靖和武怀玉的举荐,要让苏定方去盐州,也不会有多大问题。

六十岁的李靖,三十四的苏烈,十九的怀玉,师徒三人拿起朔方地图,又开始推演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