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嘱托(1 / 2)

第235章 嘱托

当夜,福宁殿中,灯火通明。

赵煦罕见没有早睡,而是在宋用臣的陪同下,查看着刚刚制作完毕的河北沙盘。

宋用臣在旁边为赵煦做着见解:“大家,自中唐以来,黄河在濮阳河段就不断淤积……”

“因为黄河在濮阳段的淤积,使得我朝开国之后,黄河之患从过去十年、二十年一决,变成了年一决……”

宋用臣尽职尽责的向赵煦介绍大宋立国以来,与黄河的博弈。

总结起来就是:太祖、太宗、真庙时代,通过植树和大量在檀州、滑州建造埽堤,稳定了黄河。

但,自真庙以后,两议回河,让一切变成了今天的样子。

赵煦听着宋用臣的介绍,不住点头,这他自然知道这些往事。

在他的上上辈子,章惇就已经和他说了无数次了。

他都能背了!

凝视着沙盘上,那一北一东,从不同之地注入大海的黄河。

北流的那一条,在现代还有遗存:海河。

为了治理海河,现代工业国家,都用了几十年。

至于东流那一条……

在赵煦上上辈子亲政后,渐渐因为泥沙淤积而堵塞,最后在元符二年决堤,彻底断流。

想到堵塞的东流河道,赵煦的心脏就有些堵。

他凝视着东流段。

目前而言,黄河分为二股河,北流河段天天发大水,但东流道却一直很安静。

这条河道,自大名府向东流,经堂邑走高唐,穿越整个德州,最终在山东半岛汇入大海。

这本是大宋河防的一道保险。

奈何……

在赵煦的上上辈子,元符二年河决于内黄口,奔腾向北。

自从东流道断绝!

元符二年的决堤就是受到了今年小张口决堤的影响。

小张口决堤,淹没几乎大半个河北东路。

受灾人口接近百万,良田数十万顷为之吞没。

无数祖坟、桑田被洪水吞噬,同时形成了大片黄泛区。

再算上元符二年的决堤,导致东流道断绝,淹没数州,受灾人口超过五百万!

赵煦微微吁出一口气,等着宋用臣介绍完整个大宋治河历史,他就感慨道:“水性向下,天性也!”

“不可逆天而为!”

大宋治河,为何一次次失败?

就是都想逆天!

在朝堂上,一直存在着两个不同的治河策略。

因为这两个策略,自仁庙以来,朝野大臣就分成了东流派和北流派。

东流派做梦都想要黄河回到仁庙景佑元年之前的故道上。

代表人物是文彦博、王安石、安焘……

北流派则觉得,现在黄河流的好好的,做好河防就行了,别去搞它,你搞不赢的。

北流派以欧阳修、司马光、苏轼、范祖禹等为代表。

两派人马,互相争执,毫不妥协。

东流派,在特殊时期内,都会占据上风。

而他们占据上风的结果,就是两议回河。

一次河决商胡口,冲入六塔河。

一次河决曹堤,夺淮入海。

两次回河,保守死亡人口都在百万以上!

大宋能在这样的情况下,依旧苟住了,只能说赵官家们的动物园策略确实有效!

现在,赵煦是坚定的北流派!

他对黄河,不再有任何非分之念。

只愿修修补补,只做维护河堤,植树造林,减少泥沙的事情。

其他的事情……

真的只能依靠子孙后代的智慧!

必须要有起重机,必须要有大卡车,必须要有各种重型设备。

还必须在上游,兴建十几个小浪底工程。

同时,还得依靠人口增加,工业发展,大量抽水,让黄河流量减少。

不然的话,就躺着吧。

黄河它老人家,想怎么摆动,就怎么摆动。

就算摆去辽国境内也没关系。

反正,宋辽岁币交子化后,辽国未来十年都会心满意足。

十年之后……

辽国再也不会是威胁了。

宋用臣却是看着自己面前的官家的神情,低下头去,问道:“大家,此番臣授命往河北……”

“未知大家可有嘱托?”

赵煦看着沙盘,手指向了大名府和小张口,对宋用臣道:“大名府有韩维、章惇……”

“昭宣当将注意力,放在此地!”

“小张口若决,整个河北东路数百万百姓,都将受灾……搞不好,就又是一次河决商胡口的灾祸!”

“卿到了河北……给我盯住了小张口河段……”

“是!”宋用臣虽然不懂大家为何这么在乎在沙盘上小小的小张口埽堤。

但既然大家都下了旨意,那他就得遵从。

赵煦拍了拍手,一直在殿中等待着的冯景,就捧着一个灰灰的东西,到了宋用臣面前。

宋用臣狐疑的看向那个东西。

“此乃我设计之物……”赵煦指着那个东西:“曰麻袋,以粗麻绳编制而成……”

“能容沙石在其中!”

“我已命开封府张榜公告,以绢一匹换麻袋六十个……或者一贯钱二十个麻袋的价格,大量公开征购此物……”

“此物,会在征购后,大量送去河北各地,取代埽堤上准备的埽物……”

赵煦特地和两宫申请动用封桩钱。

自然不是全部拿来做赏钱的。

不然,他为何不干脆全拿钱?

之所以申请一百万匹绢布,用意就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