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基六关,我今入道
筑基六关,我今入道
天道筑基,自然并非真有天道垂青,为一介练气小修士筑就道基。
而是传说中的一种状态:法力精纯且打磨圆满,臻于法有元灵之境,又兼心有顿悟,法力自然运转冲击筑基瓶颈。
与主动冲击筑基不成则死,或者借用筑基丹可能失败相比,天道筑基乃是诸般圆满成就,不仅断无失败之理,筑就的道基还有众多妙用。
若此刻仍在郯渊仙城的二阶灵脉洞府,李庆定然不会有片刻犹豫。
但这是在灵气堕怠的异界,且无防护法阵护持,贸然筑基,谁知会不会有被人“阻道”的风险。
是顺天应道,冲击筑基?
还是平复法力,以待来时?
李庆心念电转,前次失败的不甘,与保住一命的庆幸,齐齐涌上心头。
来不及多想,他决定顺应本心:“天予不取,反受其咎。筑就道基,便在今日!”
“这青珠米的收获,就交给你了!”李庆转身跟雷恩交代了一句。
随即,他引动灵契,将还在傻乐的潮音,与虫草一起收归丹田,随即一个风遁,离开了莴苣岛。
*
莴苣岛往东,一处海底溶洞。
李庆悄然水遁而至,攀着钟乳石,进了一处未被海水倒灌的石洞。这是他此前寻宝时发现的。
他取出随身的防护法阵,又将各种防身的符箓、法器放在手边,以备不测,便席地趺坐,任凭法力自行游走。
“哗啦啦……”澎湃的青木法力,如同源源不断的潮水,走经脉,过窍穴,直奔头顶灵台。
与小腹丹田一样,顶上灵台亦非真实存在于人体,而是另一处芥子须弥般的所在。修真者的神识,便生发于此处。
但神奇的是,灵台不在此处,不在彼处,每时每刻都在变化,玄之又玄,不可捉摸。
而筑基第一关,就是以法力为媒,锚定灵台,明了自身“神”之所在。
上次筑基时,李庆如履薄冰、如临深渊,一点点小心试探,仍走了不知多少弯路。纵然有筑基丹补充,法力仍消耗大半。
而此次天道筑基,法力无需刻意牵引,随缘而动,自然而然便蹚出了最优解。
冥冥之中,一处关窍被青木法力洞开,顿时有“天音”在灵台回响,浩浩荡荡,恢宏阔大,让其神识为之一窒。
眼前仿佛有天花乱坠、地涌甘泉,无穷大道妙理展露无疑,让李庆油然生出“朝闻道,夕死可矣”的慨叹。
“区区神识幻象,如何乱我道心?”李庆微微一哂,谨守本心,任其变化万端,只作梦幻空花。
上次筑基,李庆险些为之所惑。而今日太极阴鱼的感悟尚在心中盘桓,这幻象与之相比,便有些难登大雅之堂。
不多时,诸多幻象散去。
一股青木法力顺利抵达,化作一架长桥,下连丹田,上接灵台,几乎没有一丝损耗。
“轰隆隆——”
这是法力落入神识之中,气与神合,宛如阴阳之变,在灵台中交媾不休。
李庆谨守清明,观其演变,不敢有丝毫怠慢。
便见法力与神识之间,缓缓流淌出一滴纯粹的真元,在灵台中积蓄着。
如此反复,不绝如缕。点点真元,便逐渐沉淀为一汪灵液。
锚定灵台,勘破幻象,化生真元,这便是筑基前三关。
如此,过去约有半日。
李庆的神识已然疲惫,青木法力便也如潮水般退去,不再汇入灵台。真元灵液随之定格在八十一滴。
看着不多,但与李庆上次筑基,不过二十来点真元相比,可谓天壤之别。
而这一关,与功法修出的法力直接挂钩。因为练气修士神识毕竟脆弱,法力越驳杂、虚浮,对神识的负担就越重。
而大派真传,修上乘法门,凝炼的法力更为精纯,便能在这一关占尽优势。
据李辉转述,李哲初次凝炼真元,不过三十九滴。而炎陵谷真正的嫡传子弟,大约为四十八滴。
两相比较,便知李庆如今的八十一点真元,竟是何等惊人!
但李庆顾不得这个,反而提起心来,引导新生的真元,沿着法力开辟的来路,达成第四关:返照丹田。
他上次筑基失败,便坏在了这一关。
若说法力如浮油,那真元便是汞液,自灵台滴落而下,乍一进入经脉,便产生极大负担。
流淌而下的真元,压迫经脉,鼓胀窍穴,如同不受控制的野兽,横冲直撞,蛮不讲理。
而一旦突破窍穴封锁,新生的真元便会自行散佚,归于无形,这筑基自然也就不了了之。
若要达成这一关,要么将经脉窍穴,塑造得更加坚韧,要么便需足够的真元支撑损耗。
李庆自己便是炼丹师,自然吃了不少护脉养穴的丹药,更有劣品筑基丹护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