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一章大秦太子赵昊:我是谁?我在哪?我要做什么?(1 / 2)

平定叛乱的那日清晨,咸阳皇宫废墟前,嬴政毫无征兆地发布诏令,册立十三子赵昊为太子。

虽然这件事有些突兀,但在咸阳百姓眼中,甚至在咸阳官吏心中,都没引起多大的反应。

而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因为现在惟有赵昊有能力解决目前的局面。

还有就是,平定此次叛乱的头号功臣,确实属于赵昊。

包括王翦,尉缭等人,都是打着赵昊的名义平叛的。

当然,在所难免的有一些人会在背地里腹诽赵昊的闲话:明明当初在博士宫信誓旦旦的说自己不想争位,结果,还不是当了太子?

只可惜,这些闲话撼动不了嬴政册立赵昊为太子的决心,尤其是看过了自己死后世界的争位,嬴政更加果断的想要确立太子之位,不再像之前那样犹豫,导致赵高、李斯之流有可乘之机。

如果历史上的嬴政早点确立太子,或许就没有之后发生的一切了。

当然,历史没有如果,但能在经历过历史之后,及时纠正。

嬴政现在做的,就是及时纠正之前犯下的错误,让大秦重新回归正规。

虽然他知道册立赵昊会让有些人不满,毕竟赵昊的兄弟才刚刚争位失败,但在咸阳城内,老秦人对赵昊上位一事,几乎没有任何反对的意思,相反,他们都极为支持。

这也难怪,赵昊在咸阳老秦人的心中,一直都有非常良好的形象,不说赵昊之前的功绩,就单说咸阳城,特别是赵昊改造咸阳之后,咸阳街道干净了,娱乐也丰富了,就连平时的日常生活,都比以前便利了。

尤其是那些迁移到咸阳的六国贵族,在赵昊一系列优待政策下,渐渐融入了老秦人贵族圈,尽管是些比较低端的贵族圈,但好歹也是融入了进来,想来唯一要担心的,只有那些投靠过公子高,胡亥,又从中抽出身来明哲保身的一些人。

比如,九卿中尉杨端和。

这个杨端和,在最初的时候,是嬴政的心腹,也是嬴政最倚重的将领之一,但随着嬴政在归途中驾崩,册立胡亥为太子,他并没有像其他大臣那样奉诏效忠胡亥,而是投奔了公子高。

也正是这样的原因,在胡亥离开咸阳前往渔阳郡的时候,杨端和依旧还是能稳稳当当地坐在他的九卿中尉之上。

虽然在公子高主政咸阳的那段时间,中尉府依旧由杨端和说了算,但中尉府的实际权力已经被大大的消弱了。

大部分的禁军官职,乃至禁军,都被公子高与李斯牢牢掌控在手中,中尉府的其他武将,其实都成了闲职。

这也是杨端和得知赵昊在争位后,在最后关头,跟公子高耍了一个心眼的原因。

他不想被公子高与李斯这样一直架空下去。

但是,当他得知嬴政还活着的时候,整个人的心思又开始活络了起来,想要再次得到嬴政的重用。

而如今,好不容易等到嬴政的诏令,居然是册立赵昊为太子的诏令,别说杨端和自己面若死灰,就连同样在中尉府混吃等死的中尉府官吏,都纷纷与这位顶头上司断绝了来往。

只要是在咸阳的官吏,谁不知道赵昊最厌恶的就是二五仔,特别是杨端和这样的二五仔,恐怕下场一定不会好到哪里去。

就算他最终没有与公子高助纣为虐。

但他确确实实投奔了公子高,又背叛了公子高,还害死了自己的儿子杨熊。

正因为这样,有些曾经鄙夷过杨端和的中立官吏,心中暗暗冷笑:你以为推出了你儿子杨熊,就万事大吉了?做梦吧你!

其实不止是杨端和,就比如像之前跟随赵高、李斯的那些大臣,此时也在家中坐立不安,心想着:要不然,咱们还是主动认罪,兴许陛下念在往日的情分,兴许赵昊顾全大局,不会要咱们的命?

这也难怪,毕竟这场叛乱涉及的朝廷官吏实在太多,若是一次性杀光,还有没人处理国事了?

所以从心理上来说,他们还是有些侥幸的,他们不觉得赵昊或嬴政会杀光他们,反而让他们担心的是,官位还能不能保住。

于是乎,以冯去疾为首的几名帝国老臣,赶紧向嬴政认罪,并请求告老还乡。

当然,他们也不是真的想告老还乡,只是希望嬴政表明态度,让赵昊去处理他们的事。

毕竟赵昊成了太子,需要大把人帮他处理国事,就算要降罪,也不会杀他们,顶多就是降官,罚俸禄,只要不被剔除朝堂,一切都是可以接受的。

然而,很不凑巧的是,这几位帝国老臣注定会患得患失一阵子,因为眼下的秦王昊,确切的说是太子昊,根本没有空搭理他们。

在被嬴政突然册立为太子之后,赵昊的头都大了,他根本不知道接下来要做什么,一整天都在咸阳城中的临时府邸,来回踱步,焦虑不安。

“公子,你别转了好不,我头都被你转运了,不就是太子吗?那本来就是你的,何必自寻烦恼?”来福一脸哭笑不得的看着赵昊到。

赵昊没好气的瞪了他一眼:“什么本来就是我的?我什么情况你难道不知道?”

“师弟,现在除了你,还有谁能当大秦的太子?你已经没有退路了”无涯抱着剑,有些好笑的说道。

一旁的尉嫣然看了他一眼,冷着脸道:“也不是没有人可以当太子,长公子扶苏不是没死吗?他若回来,倒是一个不错的储君人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