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小巧玲珑,别致秀美而被广大女子竞相模仿,流行一时的寸心髻,正是出自我的母妃容华夫人。
寸心髻是母妃盛极一时,油烹鼎盛之际所创,小小的发髻仿佛女子巧妙的心思,含羞带怯却又格外渴盼,那时父皇会亲自为母亲簪上发饰,用梳篦抿去鬓边碎发,恩爱两不疑。
因着父皇对母妃的宠爱,这寸心髻便极快地风靡京都,一是心也寸心髻着实好看,利落却又温婉,二来也是女子的期望,哪个女子不希望与自己的夫君恩恩爱爱长长久久呢?
直到后来母妃甍逝,父皇的冷落和疏远加之严令禁止,才令世人连带着对这发髻的追捧也冷落下来。
只是不知今日太后如何会好端端的提起要梳这个发髻?是纯粹的随口一说还是有心试探呢?
我心中一窒,手上便没了轻重,梳齿一个收势不住便擦着她的耳边过去了,却只呆呆地站着,眼中酸涩。
太后这才睁开眼睛,回过头来看着我,见到我的神情却半点也不意外,反而道,“你这样子不行,如此轻易地便能被人搅动心神,喜怒常形于色,如何能在这深宫之中安然无恙呢?”
我这才反应过来,忙的叩拜谢恩,“奴婢失仪,谢主子教诲,奴婢必定铭记在心,时时不忘。”
太后轻笑一声将我搀起来,手掌在我的手背上轻拍了拍道,“我今儿才知道原来你竟是当时名噪四方的才女寸心的女儿,怪道这通身的气派总是与众不同 。”
我心中微微惊讶,她竟然连这些前尘往事都打听了出来?母亲入宫之前是唤作寸心的没错,只是这已经是数年前的事了,作何现在提出来?
“你母亲可是个了不得的人呢,天下谁人不知“千秋才女一寸心”?天下多少豪杰儿郎都与她结识,天下女子都恨不得自己变作了她,当年,蛮族攻入,风头一时无两,宸凌两朝正处内乱无一人可退敌,最后竟是你母亲挺身而出游走于宸凌二国之间,使得两国暂且放下恩怨共抗外敌,这才逼得蛮族退回夷境,单这份气度便令天下人折服。我早就仰慕你母亲的才情,早年有幸拜读过你母亲的诗作,深感佩服,只是这样的女子,却……”
这些事,我只星星点点地听过一些,却从不知母亲也曾这样的辉煌,此刻由旁人的口中听得,都是一片心血澎湃。
太后面色暗了暗不再说下去,可是后面的事我却是知道的。
后来母妃入宫,曾经翱翔于天地的凤凰为了追随父皇甘愿被圈在宫中四四方方的院落里,日日面对着宫中女子的尔虞我诈勾心斗角。
天下再没有什么才女寸心,留驻在世人耳中的只是宠冠后宫的容华夫人。
后来那样的寥落,不知母亲可曾后悔。
我想一定是后悔的罢,不然弥留之际,为何将期盼了许久的目光收回,又为何重重叹气垂泪?
易得无价宝,难得有情郎。
我深深地肃下去,“若母亲知道这世间还有人记得才女寸心必会泉下有知,感激娘娘的。”
太后却喃喃道,“本是你母亲应该被人记得……”
我沉声不语,一点一点地为她绾寸心髻,从前幼时见母亲绾过,她亦教过我,只是从母妃甍逝,我便再没有在宫中见过这样的发式,也不曾绾过这样的发式。
如今一点一点梳开,心里却是麻木的,似乎是痛的却又似乎什么感觉都没有。
发髻小巧玲珑精致,太后的面庞也因着这发髻活泛起来,透出女子娇美的面容和婉转的心思。
太后轻触发髻,笑道,“果然是千秋才女,出自她手的每一样都是不俗的。”
我微微低头强自压住心里翻江倒海的思绪,道,“奴婢为您上妆罢。”
太后却左右看了看发髻笑道,“拆了罢,到底是老了,这样出去还不让人笑话我老婆子卖俏吗?”
我却忽然明白了什么,太后是最为清醒的人,便如寸心髻一般,再喜欢再崇敬,却也不会贸贸然梳扮出去,正如她再仰慕母妃的才情,却也不会放过有可能威胁到宸帝国的凌国余孽,只怕都是障眼法。
想清楚这些,我心中暗道好险,每每提及母妃都容易失控难以自持,此刻在心中声声嘱咐自己,万不可被人以此做了把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