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元白就硬逼着他听了整整十天的番薯土豆玉米的事。
反复地说, 不停地说。白日里坐在薛远的背上,在他做着俯卧撑的时候也在说。薛远从来不知道圣上这么能说,他眼睛无神, 被念叨得神魂出窍。
除了说,顾元白还带着他下了地。
珍惜的粮食种子就在宫中开辟了一处重兵把守的地界种植, 顾元白每日都要去看一看。他和薛远踩了一脚的泥,手上身上也都是被溅起的泥点子,因为薛远一直跟在顾元白屁股后头, 他连脸上都有顾元白龙靴后头带起的泥块。
“滚边儿去, ”弯腰看幼苗的圣上转头瞪了他一眼,“别离我这么近。”
薛远晃晃悠悠地往后吝啬地退了一小步, 左右看了看,“圣上,三块地两块都已出了苗,怎么还有一片没有一点儿动静?”
笑着的顾元白眉目染上忧虑,他看了看没动静的那块地,叹了口气,“估计是死了。”
“那块地种的是什么?”
“土豆,”用的是最肥沃的地, 照看的都是最精细的农户,但还是没有种出来, “种子到大恒时, 应当已经干死了。”
土豆啊,没人会比顾元白更知晓它的好处了。
他难受是真的难受,但看了看已经长出幼苗的番薯和玉米, 又笑了。
满足了,已经值得了。
番薯和玉米一旦能成功, 那么大恒就该迎来一次人口大增长了。
薛远沉吟了一会儿,“死了也无事,至少……”他含蓄地道,“‘土豆’这个名字传出去,文人雅士又得暗思圣上起名的法子了。”
顾元白:“……”
老祖宗叫的名字,你们还有意见?
但顾元白想了想先前的炕床,又想了想土豆这个名字,若是土豆真的成活了,文人雅士要是想要写诗赞扬土豆,不又成了《咏土豆》?
咳,史书上又该如何说,大恒皇帝顾元白亲自命名其为土豆二字?
相比于先帝的文雅风格,“玉郎峰”、“捻花瓷”、“枣无花溪炉”这般的命名,顾元白这个皇帝当真是太接地气了。
不是不好,只是想要赞扬圣上的文人雅士们着实无从下手。
顾元白若无其事地转回了视线,“名字不重要,重要的是它的价值。”
他又叹了一口气,“一旦土豆能养活起来,一亩地就是粟亩的两三倍啊。”
唐代粟亩平均能亩产三百三十斤往上,大恒粟亩地也是这个水平,土豆是高产作物,现代时普通的种植手法也能亩产千百斤,顾元白不能确定在古代种植土豆的亩产量能达到多少,但大恒的土地肥沃,连年风调雨顺,总不该少于八.九百斤吧?
薛远瞳孔一缩,猛地回头去看毫无动静的土豆地,“两三倍?”
他瞬息就明白了这些土豆地的重要性,但在明白后的下一刻内心深处就涌起了顾元白刚刚升起的浓浓失望之情,一喜一悲之下,薛远僵硬地道:“圣上,种子当真死了?”
顾元白可惜道:“应当是死了。”
薛远无言以对,心疼得喘不上来气。
“索性番薯和玉米已经长出了苗,”顾元白温柔地摸了摸一旁的番薯苗,“这两样东西不低于土豆的产量。”
薛远觉得又能喘气了,他珍惜地看着这些小小的幼苗,半说着笑,“圣上这话一出,我可算知道圣上为何会连日里不停念叨它们了,这几株小苗的确比我重要的多。”
这话酸的。
顾元白瞥了他一眼,“走了,该用午膳了。”
薛远跟上他,慢条斯理地道:“圣上知晓得可真多,臣还得跟着圣上多学一学。圣上,亲一口?”
顾元白走得更快,薛远瞧见了他背后,带出了笑:“圣上,您背后都是泥点子。”
“无事,”顾元白皱着眉,侧头朝后看一眼,“回去后再收拾。”
薛远却拉住了他的手臂,两人走到隐蔽的大树后,薛远才小声道:“我先给擦一擦,大片的泥都溅到腰臀上去了,太过显眼。”
顾元白还未说出话,薛远已经蹲下身,从怀里掏出手帕小心地擦了起来。顾元白面无表情地忍了一会儿,还是没有忍住,“薛九遥!”
薛远放开软肉,收起不规矩的手。他面不改色地站起身,带着顾元白从树后出来,“都干成泥块了,还是回去沐浴好。”
顾元白轻哼一声,“手脚成日不老实,还好成了薛将军的儿子,否则怕是要成了不知哪儿的泼皮无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