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六章:善恶(2 / 2)

犁汉 请叫我陈总长 1871 字 3天前

关羽在熹平六年在北疆参与的那次北伐鲜卑之战中,蔡邕就曾上书反对过,其当年六月上《难夏育上言鲜卑仍犯诸郡议》书,直指出兵的背后是当时主将贿赂宦官王甫才得行的。而当时蔡邕反对出兵理由是:

“匈奴遁逃,鲜卑强盛,据其故地,称兵十万。……加以关塞不严,禁网多漏,精金良铁,皆为贼有。汉人逋逃,为之谋主,兵利马疾,过于匈奴。”

实际上,自本朝国家一代,鲜卑虽屡次入侵,有损大汉威严,但并未形成大患,“边垂之患,手足之疥瘙也;中国之困,胸背之瘭疽也。”便是此言。

但熹平六年这次北伐直接使得汉庭元气大伤。丧师败旅,士马死伤者万数,弓兵散亡几尽。一时生民之本,守御之备,无一可恃,百姓流丧,死于沟壑,寇贼辈起,莫能禁讨,长吏寒心,朝不守夕。

总之,蔡邕将汉庭这一次元气大伤的原因直指王甫等宦官,日后他有金商门之祸,全家发配朔方,也肇于此议。

所以当他看到关羽这个当年大战后活下的老卒,内心也是百感交集。后来几次交集下来,也对关羽的为人甚为佩服。

但这次关羽的行为,就让蔡邕很不高兴。但蔡邕的不高兴很快就没了,当他这边一入堂,就听张冲讲了飞军背旗对郭四一桉的调查。

当听到张清是威胁裹挟民意打死的郭四,而赢县长文禹有意包庇,甚至还写了一份诡辩的书信想要为自己脱罪,就更是汗颜。

最后张冲给蔡邕下令,命全军在奉高、赢县、牟县三地的分田工作先告一段落,下阶段主要目的在于编训护田兵。然后各分田组自查,看还有没有像张清这种以权谋私,草管人命的干部,发现一个就要处理一个。这事将由军法曹的赵达牵头。

一听是赵达这个酷吏来查,蔡邕就想劝谏,然后被张冲制止了,他明白蔡邕的意思,就是担心赵达行事酷烈,扩大清查的范围,使得士吏不稳,毕竟大敌将要来了。所以,张冲就让蔡邕和赵达一起负责这事。

此外张冲还让蔡邕新来的两个学生,路粹、阮瑀,去给郭四写传。将其事情整在一起,然后下发给各分田组学习,务必让各组再提高认识,明白我们分田到底意味什么,到底依据什么。还有这个故事还要给宣传队讲,让他们和黔首们讲,非要讲出郭四的反抗精神。

至于郭四是不是真的好吃懒做,不符合乡里的朴素的道德观,这在张冲看来压根不重要,重要的是郭四他的状举就是他张冲要宣传的。

然后张冲又将二爹喊了过来,张二男自从随军以后,主要负责大桑里张氏的族人们的情况,算是个宗正。至于他爹,现在整日在地头上,做个民夫呢。二爹一来,张冲就将这郭四之死桉和二爹简要说了,吩咐他务必找出那个要为张清出头的族人,找出来,免其事。

二男有点迟疑,但见张冲一脸坚决,还是犹豫地应了下来。

望着二爹退去的背影,张冲内心也知道这事难办。在大桑里这个熟人社会,人情关系错综复杂,往往都是相互帮忙,你一句我一句的事。可能那个要帮张清的族人自己都没觉得这是个事,现在将其处置了,难免不冷族人们的心。这肯定会让二爹难做。

但又如何?他张冲的族人没有权力只有责任,怪就怪他做了他张冲的族亲了。在他这里,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事,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