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还是说道:“基本是对的,但不完全,你再猜猜看。”
长孙皇后这次就有点皱眉了,说道:“二郎,臣妾也只能猜到这里了,还是告诉臣妾吧。”
李世民感觉差不多了,就说道:“第一场宽儿确实胜出了,以他那勇武胜过那程老匹夫也是应该的。
毕竟,他曾经以玄霸为标杆,虽然,不知道战场如何?但他的武功,起码能与当年的罗士信等同。
而第二场嘛,宽儿虽然跟尉迟将军算是战为平手,但宽儿他们和那程老匹夫,都押注平局,比武没胜出,但赌注胜出了。
最后是宽儿跟叔宝和张士贵将军比试弓术,虽然没赌注也没论输赢,但他布置成那天罡北斗箭阵之后,来了个九星连珠,真是精彩啊。”
长孙皇后也听得一头雾水,于是李世民也学那李宽的样子,用评书演绎的方法通讲了一遍。
结果长孙皇后听得如痴如醉,就差没说自己也想去看看,那现场是什么样子了。
之后李世民和长孙皇一起吃过饭后,长孙皇后却对李世民说道:“陛下,今年就是宽儿开府的之年了,是不是要他开府呢?
臣妾这里接到族叔的询问,看来他这个外公很是关心宽儿这外孙啊。”
李世民哦了一下,听到从二郎变为陛下,这就是妻子的身份转变成的一朝国母,这问询的就是正事了。
之后李世民对长孙皇后说道:“薛国公看来很是关心宽儿嘛,但今日他们相见,也没说什么啊?”
长孙皇后也笑道:“今日是陛下与群臣,一同去见证那新式弓箭,就连宽儿和那程将军、尉迟将军比武还和秦将军、张将军比弓术,这都临时发生的。
这本不在计划之内的,他们哪有时间说什么啊?另外,族叔可是很小心的,毕竟,外戚和内宫皇子说得太多,也要避嫌的嘛。”
李世民一听,也点头,这是谨慎的做法,而且,李宽似乎从来也没去拜见过自己的外公。
可是这开府的事,还得跟宗正寺说一声,还得问问那赵王府,究竟设立在哪里才好。
或者是直接赏赐一个现成的宅子,不过得与李宽的身份相符,毕竟,李宽是李世民第一个开府的儿子,意义很是重大。
长孙皇后微笑着对李世民说道:“陛下,臣妾本来不希望宽儿去开府的,他刚到这皇宫不久,马上就开府的话,也会惹其他人的闲话,会说这孩子没母妃在,就不招人待见了。
但臣妾又想,如果规矩不早早立下,那以后的皇子开府,注定会产生不必要的麻烦。
而且,宽儿开府之后也是有好处的,我们夫妻就可以为他选妃了,早点让他这一脉开枝散叶,也好让他母妃在九泉之下,也得以安慰,陛下,你看臣妾想得可好?”
李世民沉吟了一会儿,他这也在思考长孙皇后的话,从皇家的角度来讲,自然是多子多孙是福气,而且皇家需要人丁兴旺才好,大唐也需要更多的人口。
但从李宽的身份上来说,这也算是避免他生出其他的心思,李世民时刻都防着这一手,他是怎么走过来的,他自己最清楚。
但他也从往日的观察中看出,这李宽似乎不在乎其他,与之不相关的事情,这点还是很好的。
就怕是开府之后,配齐了司马长史之类的属官,万一有个龌龊心思滋生了,他个做帝王也无法完全掌控。
到时候就是成了“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等到一发不可收拾了,那将来又该怎么办呢?
帝王心术,这是最不好办的事情,至亲骨肉,怎能分割,一旦分割,那种痛不是一般人能承受的,李渊李世民两父子最为明显。
难道以后要悲剧继续延续,这让李世民也拿不准主意,但他听到长孙皇后方方面面的分析,这李宽会成为皇室对待皇子的一个标杆。
而且,李宽的成长他是看在眼里的,就拿那各藩属国进贡一事来说吧,这算是为大唐百年基业打基础。
还有今日看到的新式弓箭,那是为了解决眼前的事,也是为了以后军事,发展开辟了一条新路子啊。
开府,可以,但李世民也怕李宽提出其他要求,这个儿子似乎不惧怕他这个皇帝父亲。
什么要求都敢当面说,这也让李世民害怕,万一没满足自己儿子要求,就显得这帝王没什么可用性,你是天下主宰,都满足不了自己儿子,那算是什么父亲啊?
但他也怕一下子,就满足李宽的那些要求,因为那就意味着不一样的宠信,这就会给群臣一个可怕的信号,到底以赵王为尊,还是以太子为尊呢?
最起码你皇帝没对太子这么好过,都是疼这些儿子,以前是宠溺李泰那“橘猫脸”,现在天天看着你的“小九”稚奴。
还时不时的召见赵王李宽问策,唯独对太子李承乾那么严厉,严厉可以,但你也得一碗水端平吧。
左思右想之后,李世民对长孙皇后说道:“那我们将宽儿叫来,我们好好问问他自己,想不想提前开府呢?
最好是一起把他的王妃给定下来才好,观音婢,这个你有没有个章程呢?
另外,这武德殿西院的女官,你那边有没有什么消息,朕也是没时间关心这些,你是他母后,你了解就行了,但也跟朕说说。”
李世民八卦起来了,长孙皇后却笑而不语,没直接回答李世民的话,却对身边的内侍说道:“去武德殿请赵王前来,就说陛下和本宫有大事与他相商。”
内侍赶紧领命出发了,但武德殿这会儿却迎来了一位小客人,确切的说是奔李宽而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