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在文学馆的这件事,李承乾并不知道。
他莫名其妙就背上了黑锅,并且让李泰对他恨之入骨。文網
而这段时间他之所以没有再次行动去对付李恪,那是因为长孙无忌让他不要轻举妄动,以免皇上那边再次降罪。
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兄弟反目,挑起冲突这档子事,在李世民的眼里是大忌,李承乾虽然不满但也只能老老实实先热闹下来。
长孙无忌说过,这次他会亲自出手对付吴王,只是需要一些事件来筹谋。
这天,李恪接到了一封书信,是汪直从扬州送来的。
这段时间,汪直一直留在扬州奉命收购船厂,便于日后监造大海船。
由于李恪的目标可不仅仅是建一艘便于在大海上乘风破浪的海船,而是需要整整一支船队。
因此汪直在想方设法将当地的一些船厂都买下来,对它们进行整肃合并,从而逐渐发展成一家有能力同时建造多艘海船的大型船厂。
根据书信上说,这件事目前进行得较为顺利,只不过因为目前大唐的造船技术有限,还无法满足李恪心中的构想,因此还需要一些时日来逐步完善。
“殿下,我猜应该是接到了好消息”
狄仁杰走了过来,当他看到李恪脸上的表情时,便做出了这样的猜测。
李恪便告诉他说:“汪直来信说,之前搁浅在扬州的那艘外邦商船,已经被他雇人拆解了,其中内部的一些构造,能为我们建造大海船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至于里面装载的那些货物,他也命人全部装上马车送往安州,王妃会打点好一切。”
“不过最让我高兴的是,汪直办事还挺利索,他一边在整合船厂,一边招募船员,等大船造好之后就能顺利地出航了。”
狄仁杰也很高兴,他之前听李恪描绘过这个世界的真实面貌,那是完全超乎想象的天地,何其波澜壮阔。
他因此理解李恪为什么要致力于发展航海技术,去探知那些对大唐而言遥望千里之外的未知领域,如此远见卓识是当世唯一。
那些在朝堂之上整天只知道钩心斗角的庸人,是根本无法理解这样做的意义的。
李恪读完书信,忽然开口问狄仁杰:“老狄,你是觉得待在长安好还是留在封地好。”
“长安固然好,不过殿下在这里会被束缚手脚,还要分心应对太子那边时不时的暗算和打压,要我说的话既然殿下无意争储,倒不如远离朝堂纷争,专心做自己想要做的事”
“你也觉得应该离开”
狄仁杰回答说:“蛟龙入海,自有一片广阔天地。”
李恪不再说话,而是目光深邃地看向窗外,陷入了沉静的思考之中。
度过严冬的长安,如今迎来了春日的暖阳。
清晨的街道上不少商贩推着车走上街头,开始忙碌着整理货物,为这一天的营生做好准备。
然而跟往日里有所不同的是,空气中似乎隐隐飘散着一股令人心惊肉跳的血腥味,让这个原本晴朗舒爽的春日,增添了莫名的寒意。
很快远处就传来尖叫声,人们恍然地看向声音传来的方向,每个人的脸上都浮现出诧异的神情。
“死死人了”
有女人捂着嘴往人多的地方跑,还没跑出多远便扑倒在地,止不住地呕吐起来。
紧接着,有更多人就像是潮水一样,起初往那死人的位置汇聚,随后又疯了似的向四周扩散,因为他们看到了心里根本无法承受的惨象。
这时,人群中有几个精壮的男人凑了过去,他们定睛一看,发现在一条毗邻街市的巷子里,竟横七竖八倒着十几具死尸。
这些尸体的身上遍布刀伤,显然是在临死前经历过激烈的战斗,最终才惨遭杀害的。
“等一下,这些人身上的官服不是大理寺的吗”
“什么,大理寺的人被杀死在了巷子里”
这个惊人的消息经过人们的口耳相传不胫而走,随后官府的人赶来并迅速驱离人群,控制现场,至于整件事情的来龙去脉,几乎没有人能说得清楚。
长安城炼钢工坊内,今日的产生工作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
李恪看着靠墙摆放着的一堆兵器,心里无奈地叹息了起来。
要是将花在炼造这些钢刀的产能,全部投入到炼适用于大海船的钢板上,那么现在的进度肯定要提前不少。
可惜李世民准许他在这里炼钢,主要目的就是为了炼造兵器,这些武器首要装备的军队,就是皇帝身边的精锐玄甲军。
皇帝下的命令不得不听从,李恪也只好专门留出时间和余力,来赶制这些兵器,只有把李世民哄高兴了,炼钢的事情才能平稳地进行下去。
正当一切如常的时候,李恪听见由门外传来齐整而沉重的脚步声,这可不是几个人就能制造出来的动静,听起来更像是来了一支上百好人的军马。
李恪走出去一看,居然是大理寺连同南衙禁军一起出现在他面前。
“吴王殿下,本官奉皇上之命前来查封工坊,现场所有炼造的兵器经清点后上缴,任何人不得私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