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不会离开(书友群已经建立,群…(1 / 2)

巷战毫无疑问是血腥的,因为在其中没有取巧的机会,双方都要用人命去填补战线。

法军第一天的进攻只是将战线推进了一公里,即便有飞机的轰炸也收效甚微,因为德军显然对于如何预防轰炸做足了功课。

他们构筑的阵地所在之处都是经过精心挑选的,即便所处的房屋被炸塌了也不会被掩埋,他们马上可以继续战斗。

法军对于这些隐蔽的机枪阵地非常头疼,而且他们缺乏曼海姆的地图,对城内的交通情况一无所知。

复杂的路况和建筑群阻碍了他们的推进,再加上德军有意破坏了城内的路牌,这使得他们像无头苍蝇一样在城里乱撞。

这倒不是他们轻敌,而是他们此次前来时根本没有想过要打巷战。

在法军的计划中,他们应该是在野外跟德国人打野战。

但是现在德军选择了把交战地点挪到了城市里,这让许多法国将领感到不可思议。

在欧洲人的传统观念中,城市是不应该被当做战场的。

与此相反,他们的军队应当拼死保卫自己的家园。

把城市打成了一片废墟还要战后重建和转移群众,这无疑是一笔巨大的开销。

不过斯特拉瑟知道,二战是绕不开巷战这个问题的。

因为二战比以往的任何战争都要残酷。

你今天不打巷战,明天也要打;

就算明天不打,在未来的某一天也要打。

况且,巷战确实是一种阻挡敌人进军的有效作战方式。

他可以让劣势方缩小和敌人的差距,扩大防守方的优势。

德军的狙击手在巷战中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除了东面第一团的狙击小组,其他三面也派出了不少类似的狙击小组。

这些狙击手不需要阻挡敌人的推进,而是尽可能地给法军造成伤亡,所以取得的战果甚至比第一团还要大。

而且他们的狙击对象基本上都不是普通士兵,而是找上了法军的高级军官。

这些神出鬼没的神枪手给法军造成了巨大的伤亡。

在总攻发起的第一天,法军被他们击毙了五名营长、十九名连长、三十七名排长以及数不清的班长。

戴高乐不得不紧急任命新的军官来接替他们的位置,否则前线的部队完全就是失去了指挥官。

当夜晚降临时,战斗也没有结束。

法军刚刚停止进攻准备构筑自己的阵地时,德军就立马发动了夜袭。

在刚刚布满尸体的阵地上双方进行着血腥的厮杀。

手持stg44突击步枪的德军士兵和手持绍沙冲锋枪的法军士兵展开了激烈的对射。

双方为了争夺这个据点都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最终还是枪械性能更好、火力占优的德军拿下了这个阵地,刚刚厮杀的战场上则是留下了更多具尸体。

面对这种血腥而又残酷的作战模式,法军感到有些手忙脚。

他们根本没有经过类似的作战训练,只能凭借自己的纪律性和作战意识进行抵抗。

但是在夜晚没有了空中支援和火力优势的情况下,这些凭借面对德军也是落入了下风,唯一占优的也就是他们的数量了。

经过了一夜的激战,当第二天太阳升起的时候,法军又被赶回了他们的出发地。

等于说他们第一天的攻势除了让他们遭到了几千人的伤亡之外毫无收获。

不甘心的戴高乐在第二天命令继续猛攻,他把剩下的那支预备队也投入了战场。

为了集中优势兵力,他把这个师直接投入了西面进行作战。

效果自然是有的,在局部兵力对比达到四比一后,法军还是顺利突破了德军在市区外围的阵地,取得了不少的战果。

但是当更多的德军预备队到达西面增援之后,法军的推进速度又再一次慢了下来。

法军有预备队,德军也有预备队,这种情况下动用预备队并不能达成绝对性的优势。

荣格大将的经验非常丰富,至少跟初出茅庐的戴高乐比起来确实如此。

打巷战对他而言并不难理解,毕竟除了闪电战这种作战模式完全不一样的东西,陆军参谋部的大部分将领理解能力还是很强的。

当战斗打到第五天的时候,法军已经损失了超过三分之一的作战部队。

这种恐怖的伤亡率饶是精锐部队也支持不住,前线的进攻力度不可避免地弱了下去。

而此时推进最远的法军也只是摸到了距离国家公园大约一公里的位置,距离曼海姆的市中心还有数十公里的距离,荣格大将还有极大的操作空间。

虽然从地图上看,推进最远的城西方向,法军的最前线已经突破了曼海姆一半的距离。

但是他们只是一支孤军,得不到其他方向上的支援,很容易遭到两翼的夹击而不得不退缩。

而且此处法军的伤亡情况也容不得他们继续发动如此猛烈的攻势了。

此外还有一个坏消息,那就是法军空军侦察兵已经发现在距离曼海姆几十公里外出现了小股的德军部队,似乎是曼海姆的援军。

他们乘坐的是装甲车和摩托车,行军速度比戴高乐预计的还要快,可能48小时内增援就能抵达曼海姆外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