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六章 全场嘘声,我要做追风少年(1 / 2)

奇才队的球迷嘘陆余是有原因的,当时奇才队邀请陆余参加试训被陆余拒绝,乔丹添油加醋贬斥了陆余一番,到了媒体嘴里再添油加醋的将陆余形容成看不上奇才的刺儿头,就已经让华盛顿球迷不喜欢陆余了。

当乔丹选中夸梅布朗之后,尤其是当夸梅布朗打到现在场均只有45分35个篮板的时候,再和陆余现在的数据一对比,球迷更加出奇的愤怒了。

但是他们不会把怒火洒向选错认的乔丹,只会说是因为陆余没来试训,才导致奇才队没有选他。

如果陆余同意来奇才队试训,那么奇才队肯定会选更加出色的陆余,奇才队手握状元签,谁能跟奇才抢人,就怪陆余看不上奇才,就怪陆余不愿意来试训。

虽然逻辑很奇葩,但是这是大部分球迷的心声。

其实夸梅布朗差吗

陆余觉得并不差,如果让夸梅布朗正儿八经打出来的话,起码不会像在奇才这样差,只可惜作为历史上第一位高中生状元,又是乔丹钦点,布朗身上背负着巨大的压力。

他在新秀赛季一共上场了57场,每场只有143分钟。

因为乔丹急于把奇才带进季后赛,所以在比赛中布朗一旦犯下错误就会被换下场,这很打击他的积极性。

虽然他一直都很努力,但是每当他表现不佳时对他抱有很高期望的人总是毫无保留的把失望和指责抛向他,说他是“水货状元”。

如果不是状元,他要是一轮末,二轮秀,抽到这么个蓝领精英级的内线,原地香的飞起好吗

为什么他只能做蓝领,原因很简单,他的篮球智商不够高。

人们都说nba的球员一定要天赋满满,这句话对,但是也不完全对。

不仅是nba,包括全世界所有的篮球联赛,对职业球员的要求,还有一项很重要的考量,就是篮球智商,起码要能理解消化复杂的球队战术。

夸梅布朗或许有一流的身体天赋,但缺乏篮球智商,完全没办法消化复杂的球队战术。

乔丹身边的很多球员并不具备顶级的身体天赋,但都有出色的球商,无论是前三连时的卡特赖特,或是后三连的卢克朗利,都明显不具备夸梅那样的身体天赋,甚至是科尔和帕克森那样的身体条件,依旧可以被乔丹信任,把准绝杀的重任交给他。

同时,布朗也没有职业球员的心理素质,抗压能力太差。

你可以把年龄当作是理由,但职业篮球的赛场不会等待你的成熟。

机会或许给他不止一次,但他一次都没能证明自己。

什么被乔丹骂的毁了,这都是瞎扯。

夸梅布朗曾经说过,进入nba以后,接触的篮球与高中时期完全不一样,高中凭借个人能力天赋,所有人把球交给他,他就把球放进去就行,可是nba,全是天赋,球场上所有人打的是战术配合,第一次接触到战术板上的分布战术,每天都被困扰。

其实也是可怜人。

为什么陆余能够成为公牛的核心

是因为陆余依靠呼吸法所带来的身体天赋吗

并不是

呼吸法或许可以不断的提升陆余的身体天赋,让陆余能更好的适应nba的对抗节奏,弥补黄种人先天的不足之处。

但陆余立足nba的根本,是他出色的篮球智商。

他能把公牛队上百套战术熟记于心,并且能在比赛中一丝不苟的完成,这就是陆余超出很多球员最大的天赋。

陆余听见全场嘘声,不以为意,只是笑了笑,这样的情形他已经经历过很多次。

比这嘘声更大的波士顿,他都能泰然自若。

他这一笑刚好被镜头捕捉到,然后大屏幕上就出现陆余不屑的笑容,全场球迷嘘声更大了,不得不说球迷脑补的戏份很多。

随着灯光一暗,全场球迷的嘘声戛然而止,因为接下来要出场的是他们自己球队的球员了。

主场球迷开始放开嗓子高呼球员的名字,为他们的出场鼓掌。

打的再烂也是自己加的球队,就像自己家的孩子一样,学习成绩不好可以自己打自己骂,但是别人要说自己孩子是個笨蛋,那绝对不行。

奇才队的首发球员是:

中锋:夸梅布朗

大前锋:克里斯蒂安莱特纳

小前锋:迈克尔乔丹

得分后卫:理查德汉密尔顿

组织后卫:克里斯惠特尼

迈克尔乔丹最后出场,他刚出来,球迷们都已经站了起来,掌声越来越响,乔丹在华盛顿的人气由此可见多么的高。

在他们的呼喊声中,23号迈克尔乔丹走进球场,和队友一一击掌。

陆余只想说,现在有多么受欢迎,走的时候就有多么凄凉。

乔丹啊,你可长点心吧

“观众朋友们,比赛已经开始了,双跳球夸梅布朗跳到了球,但是他拨球的方向,好吧,他把球拨给了公牛队”孙一平头一次见到这种情况。

按理说夸梅布朗的弹跳比布拉德米勒高的可太多了,怎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张卫平笑了笑:“我听说过一个传闻,就是说布朗的手太小,抓不住篮球,他经常在比赛中出现手滑接不住球的情况,当然这可能有点夸张了,但是他确实有时候在空中控制不住篮球,拨错了地方也可能有这方原因。”

孙一平知道张卫平在开玩笑,手再小也不至于比普通人还小吧,只能说明夸梅布朗确实脑子不太行。

陆余上前,接到特伦顿哈塞尔的传球,汉密尔顿紧紧贴着陆余,试图不让陆余起速。

“陆余突破了很轻松的就突破了汉密尔顿的防守,我们看下公牛队的spacg,每个球员之间拉的很开,这给陆余创造了很好的突破空间。”

听声音就知道是张卫平指导。

他解说的时候最喜欢各种sput,aggressive这些英文来评论比赛。

倒不是为了显摆他会英语,而是因为很多篮球战术是美国这边先流行起来,从语言的角度来讲,我们翻译过来的汉语不形象。

你见过解说乒乓球的冒出英语单词来吗

还有个原因,因为有些战术用说起来很麻烦。

比如他总是说的siderout,oider,就是这样。

他总不能每次都说,先打进去,再吸引防守,再传出来投三分。或是由外线来策应,再拉空内线,再捣进去

总归有点别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