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琬的决定遭到了何逵等人的一致反对。
当初的计划是黄琬回襄城,偶尔外出,渡过汝水,在紫云岭附近游览,然后伏重兵于岭下的黑龙沟。黑龙沟原本是一个大河,后来上游水源改道,现在只剩下一条小河,河水不深,但河道很宽,非常适合伏兵,尤其是骑兵突击。如果黄忠来,先由骑兵发起突击,将黄忠的阵型冲散,再由准备好的强弩射击,可以大获全胜。
可是雷穴和禹登台都在黑龙沟以外,附近没有适合骑兵冲击的地形,如果黄忠出现在那里,骑兵用不上,只能以步卒发起攻击,成功的机率大减。如果考虑到黄忠的善战和南阳兵的精锐,这一战几乎没什么成功的可能,谁伏击谁还真说不准。
黄琬坚持要这么做。他有他的理由,一是时间不等人,颍川世家提供的粮食支撑不了太久,最后还要洛阳屯田提供军粮,黄忠驻兵在此,目的很可能就是劫粮。军无粮自乱,粮道被截断,兵力再多也没用,必须在军粮耗尽之前诱杀黄忠。一是黄忠为人谨慎,如果不让他看到成功的可能性,他也许永远都不会出击。既然是陷阱,就要让猎物看到有利可图,而风险却不大。黄忠之所以迟迟没有出现,正是因为我们的方案太保守了,黄忠担心有埋伏。
最后,既然是伏击,意外才是关键,事出突然,强弩齐发,胜负只在数人而已,并不需要那么多人。雷穴只能藏几百人,禹登台也只能藏三千人,我们根本不需要埋伏那么多人马,只要带上几百亲卫就行。万一伏击不成,反被黄忠围住,也可以支撑到援兵出现。
何逵等人拗不过黄琬,只得答应了。
黄琬随即调整兵力部署,抽调了三百精锐卫士随行,人手一具三石弩,还特地准备了十余具六石弩,剩下的人原地不动,等待增援的命令。
第二天,黄琬在三百卫士的保护下,游览了雷穴,安然无恙,什么事也没发生。
第三天,他走得更远,再登禹登台,依然什么事也没发生。
站在禹登台上,看着西斜的落日,黄琬有些气急败坏,额头全是细密的汗珠。他来回踱步,不时的抬头看看远远的山林,心里一次次的发问。
“黄忠,你究竟在哪里?”
何逵等人面面相觑。他们知道黄琬急了,但他们也没有任何办法。任你计策再妙,对方不上当,你能有什么招?看看天色将晚,何逵挨不过,只得上前请示,该回城了,半夜在野外宿营太危险。
“危险?”黄琬冷笑一声:“我看黄忠要么是无能,耳聋眼盲,要么是懦夫,胆小如鼠,只敢躲在深山之中,不敢与我一战。今天不回城了,就在这里宿营。他要是还不敢来,明天我就去湛浦。”
何逵吓得魂飞魄散,极力劝阻。黄琬却是坚决不肯,厉声喝斥何逵。他为官多年,一向以雷厉风行著称,此刻发怒,更是气势如虎,何逵根本劝不住。他请示黄琬调兵布防,又被黄琬拒绝。万般无奈之下,他只得让何咸留心四周动静,并私自通知接应的将士不得解甲,睁大眼睛,彻夜守候,一旦有情况立刻增援,以免贻误战机。
——
黑龙沟西侧三里,一个无名山头上,黄忠站在林间,张开搭箭,看着坡下策马飞奔的骑士,松开手指。
羽箭离弦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