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躬安命岳乐、额楚、麻勒吉、曹玺等人上船说话”
康熙并没有马上下船,而是让岳乐、额楚、麻勒吉这三位江宁城内实权最大的人物和康熙派在江宁的耳目曹玺上船说话。
吩咐完毕之后,他就转身又回了船舱。
岳乐、额楚、麻勒吉、曹玺现在可不敢不奉诏,全都一个挨着一个,走过跳板,上了康熙的御舟,然后又钻进了船舱。
船舱内的空间不大,但康熙皇帝还是摆足了排场,他的心腹太监小桂子带着八名太监,四名宫女,众星拱月地护在御座周围。两柄宝扇,一面长纱屏围在身后。明珠、卓布泰、熊赐履、王辅臣等几人都挺身长跪在旁,显得康熙皇帝的形象格外高大。
岳乐、额楚、麻勒吉、曹玺四人又一次给康熙皇帝叩头请安。看着四个奴才磕头虫似的磕头完毕,康熙皇帝就是一声叹息,流着眼泪对岳乐道:“皇叔父,福全被朱和墭那逆贼给杀了朕又在建阳水惨败给了吴三桂这都是朕的过错啊
朕本以为亲临前线可以鼓舞士气,令三军力战。没想到朕不善用兵,不是吴三桂的敌手。而福全也打不过勇如项籍的朱和墭,竟被其阵斩
朕对不起福全,也对不起那么多为大清殉死的将士”
说完,康熙就放声大哭了起来。
岳乐等人这时才终于确信,眼前这位的确就是“杀头不死”的真康熙。
因为这一手将错误揽上身,给底下人开脱的手腕,也不是一般的帝王能玩转的现在如果是两军相持,谁也奈何不了谁。那么康熙就应该对底下打仗不得力的将领施以军法。可现在是三军败绩、人心惶惶,而且谣言四起。如果康熙太过严苛,搞不好上下解体,分崩离析,那大清就真的要完了。
“皇上,您要保重”岳乐赶紧留着眼泪劝说道,“现在的形势虽然危急,但还没到不可收拾的地步。毕竟江苏、安徽、浙江这三个省还在朝廷的牢牢掌控之下只要有这三个省的人口、税赋、粮食和白糖,咱们就能打下去,优势也还在朝廷这一边”
现在整个中国大概就是五六千万人口,所以人口是极为宝贵的资源,而江苏、安徽、浙江三省的人口至少占了其中的四分之一。
有了这三个省的人口,加上北方地区的人口,现在大清手中的人口至少还占全国人口的十分之六。
一旦失去这三个省,那中国大部分的人口就都在朱、吴两家的治下了。
而这三省提供的税赋,则占到战前大清朝岁入的三分之一以上。
如今大清已经失去了湖南、湖北、广东、福建、江西这五个比较富裕的省,财入比战前大跌,所以江苏、安徽、浙江三省的税收就更重要了,至少占到大清年入的一半
另外,也是最要紧的一点。这三省当中的浙江省也出产白糖
虽然浙江的白糖产量和质量不能和广东、福建相比,但对清朝而言,那就是有或是无的问题。
现在白糖已经从厨房走向了战场,而且成为最重要的军用物资可如今世界上的白糖又都出自中国的广东、福建、广西、浙江等四省。其中又以广东、福建的产量最多,质量最好。
而广东、福建,现在都是大明的地盘
另外,广西现在属于吴三桂的表弟祖泽清和吴三桂的共同统治之下。只要广西不失,吴三桂也不会没有糖用。
而大清的白糖就只能靠浙江供应了如果浙江丢了,那大清的白糖供应链就不在自己手里了。
虽然朱和墭不大可能完全管控住白糖的流向,但大清获取白糖的成本一定会大增。
如果同时大清再失去江苏、浙江、安徽的财入和人口,那么这场战争可就真的很难再维持下去了。
康熙其实就在等岳乐说江苏、安徽、浙江三省重要。所以马上接过话题道:“皇叔父所言极是,朕也觉得安徽、江苏、浙江三省得失干系实在太大所以朕就想效仿前明,将江宁再变回南京应天府皇叔父以为如何”
“安亲王,”大学士明珠不等岳乐回答问题,就抢着开口道,“日前朝廷曾遣使荆州,从吴三桂手中赎回被俘的八旗兵丁。据担任使者的洪士铭、汪士荣二人回报,现在荆州府城中的百姓上下欢悦,人人欣喜。而曾经去广府探查伪明科举的傅弘烈、周培公,同样报告说广州府城的百姓都欢迎朱逆,抗拒朝廷。这说明朝廷不仅输在战场上,也输在人心上。湖广、广东、福建的人心并不向着朝廷,那么江苏、浙江、安徽的人心呢”
“麻勒吉,你说”康熙马上把问题转给了两江总督麻勒吉。
麻勒吉说什么
说大清朝在江南很得人心这不是欺君吗而且这个君好像也不想听这种瞎话。
可是这实话
算了,还是什么都不说了。
麻勒吉赶紧拜伏在地,屁股高高撅着,一言不发。
这意思很明显了,您要打就打吧,反正这真话是不敢说的。
“曹玺,你说吧,你是朕的自己人,没有什么不能说的。”康熙又找上了曹雪芹的曾祖父曹玺,这可是康熙的“自己人”。
“回皇上的话,”曹玺道,“奴才以为江南的人心比之广东、福建、湖广,还算是可以挽回的,关键就看朝廷怎么做了。”
他的话回得有水平啊
不直接说朝廷不得人心,而说能挽回。而且还和已经被朱和墭、吴三桂拿去的地方比。
康熙点点头,“朕以江宁为南京应天府,并且亲自坐镇,就是为了挽回人心。只要人心在大清这边,朕就能稳操胜券了”
“不知皇上除了坐镇南京之外,还准备如何挽回人心”岳乐这个时候多了句嘴。
他这也是实在忍不住了,事情都到了这地步了,还挽回什么人心怎么挽回是用横征暴敛挽回还是用文字狱挽回
康熙被岳乐一问,也有点犯难,低声道:“那朱三太子和吴三桂是用什么办法得到民心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