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0章 连环突变(4)(1 / 2)

奇术之王 飞天 2058 字 8天前

一个光头、灰袍、灰鞋的小和尚快步跑来,停下之后,先向我深深鞠躬,然后领着我穿过密林,到达了一座四四方方的古老寺庙。

庙门上架着黑色牌匾,写的是日式汉字,名为“一休寺”。

我看见那寺名,立刻想到了著名的日本动画片聪明的一休。该庙名为“一休寺”或许跟电视剧无关,但其体现出来的意义,也可以解释为“人生疲惫、休息一下,再赶紧上路”的意思。

人都需要休息,百年内三万六千天,至少有三分之一时间睡在床上。好好休息,才能重整旗鼓、振奋精神,击败弱小者,超越强健者,走出自己的人生坦途。

进了寺门,院内空地上架着一口大铁锅,一位老僧正在引火烧水。

我以为大人物会在屋内,便集中精神向屋内看。

屋内没人,看起来,招我来的人就是这老僧。

他背对着我,看不见其五官表情,只能望见一个佝偻的背影。

小和尚走过去,在老僧耳朵上说了几句话。

老僧吃惊不小,忽的站起来,猛然扭回头来。

我认出来了,他就是经常出现在中国新闻联播里的日本大人物。

“我们大和民族认为,阴阳鱼是中国奇术里的最高境界,代表了中国古人的最高智慧。中庸之道,黑白模糊,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很多人在分合之间迷失了自己,贪图路上美景,忘记了人生的真正目标。你能到这里来,证明你是一个执着的聪明人。”老僧缓缓地说。

他的眼睛半闭着,掩藏神光,遮挡内心。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此人上位之初,是以激进、暴躁、妄语、癫狂闻名于世,号称要打破日本明治维新以来的所有秩序,重新建立属于二十一世纪日本人的高等秩序,让扶桑树下的大和民族能够乘着日出之光,扫荡全世界。

最最震惊世人的,是他竟然号称要打破二战后的战败国协议,妄图重建一个强大盛荣的新日本。

此言一出,非但日本朝野震惊,就连环太平洋诸国和欧、美、非、大洋各洲都一片哗然,将其称为“二十一世纪全球和平的最大恐怖威胁”。

在全球政坛、媒体的共同苛责下,此人被逼在朝日新闻上出面辟谣,将那些狂妄言论归结为媒体误报,称自己是绝对的和平人士,愿意为振兴日本经济而鞠躬尽瘁。

由过去的种种新闻可知,此人是不可能臣服于舆论要求的,只不过采取了曲线救国的方式,用政客的假面具将自己的本心遮掩起来,等待时机,东山再起。

纵观历史,海上国家从来都不缺少这样的激进政客,应该是颠沛流离的海上生活练就了这类人的嗜血贪婪本性,必须巧取豪夺,才能扎根立足。

“是,古人智慧,深不可测,今人能够管中窥豹,得到万分之一的启迪,已经足以安身立命了。”我谨慎地回应。

“你再去拾柴,我要为贵客亲手煮一锅汤。”老僧吩咐那小和尚。

“是,大师。”小和尚深鞠一躬,退出了院子。

“发生在济南的事、美国的事我都有所了解,韩小姐做得很好,事无巨细,身体力行。我只想补充一点,给你开一张无期限、上不封顶的支票,只要你有足够的功勋,那么,这全球世界的大蛋糕,你可以任意切去一块。有一个小小的前提,归化日本,忘掉过去,然后成为一个崭新的人,从扶桑树下重新出发。”他说。

“归化、劝降”是唯一的话题,也是韩映真请我和唐晚到日本来的最终目的。

正如昔日三国枭雄曹操,以“天下英雄尽入我彀中”为最终目标。二十一世纪最值钱的就是人才,假如这大人物也效法曹操,则其野心之大、目光之远,真的不可估测。

“你要什么我能给予什么归化之人将来能够跟原住民受到同等待遇吗我有太多困惑,不是一朝一夕间就能问完的,并且也不是凭着一张空头支票就能深信不疑的。阁下是朝中大员,屈尊在这荒凉寺庙中,亲自招降我,这一切,我如在梦中”

我向四周看,高树枝条繁茂,隔着院墙,向院中倾斜过来,仿佛要围绕成一顶华盖。

那些树的树枝异常柔软,如同中国南方的榕树,而叶片却如银杏树叶,光滑舒展,生机盎然。

“那些是扶桑树,上古神树之一,与中国古书中的人参果树同出于西方极乐世界仙根。人参果树可以造人,而扶桑之树却是管辖日月之行。试想一下,连日月都由扶桑出发,天下仪轨,还有什么是日本人不能决定的我从来不开空头支票,那些承诺,只为真正的聪明人而立。夏先生,凡事,信则有,不信则无,是不是我相信,聪明如你,一定对预言奇书诸世纪有所研究。在那本书里,一切与海战、海难有关的内容,都能找得扶桑树的影子。我从九岁起研究该书,已经破译了其中大部分谜题,所以才敢在这一休寺中谈论天下。你觉得这寺庙荒凉不,绝对不是。如果你有兴趣,我可以带你沿着扶桑树的根络向上,去一个与国家命脉相关之地,看一看日本国最伟大的秘密”他停住,睁开右眼,盯在我脸上。

诸世纪中描述海战、海难的段落极多,措辞全都恐怖之极,动辄就要联系到全球毁灭和人类末日。既然是海难,当然就跟四大洋、全球大河水系有关,而环太平洋地区又是人类最早发源、群居之地,人口密度远远高于大西洋、印度洋和北冰洋。所以,诸世纪以巨大篇幅来描述太平洋,也不是什么不可能的事。

平心而论,诸世纪的版本并没有公正的官方翻译,其输入字内容谬误极多,南辕北辙、背道而驰的解释就更是不计其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