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0 章(1 / 2)

午后水面上一阵清风吹过,戴擢之被震的有些发懵的脑袋这才清醒了些许。

手中的触感更是让他明白,方才的一切不只是自个儿的臆想。

只是清醒过后,戴擢之反倒犹豫了。

“沈大人,这书太贵重了,小子”想也知晓,能被对方特意拿出来的,定然不是凡品。两人不过萍水相逢,地位更是差距悬殊。他如何能接受这般馈赠呢

他如今除了父亲以外,再也没有什么能值的上这两本书的。

只是哪怕只有零星一眼,戴擢之依旧看清了最上方那本的名字。

周氏算经

戴擢之的眉毛狠狠一跳,拒绝的话到了嘴儿却又突然说不出口了。

热衷算学的又有哪个不清楚周颐的大名。前朝时期,明算科强势崛起,所出官员更是备受帝王恩宠。

那位周大家便是其中佼佼,与另一位李大家并称为“华朝二圣”,甚至曾多次出入宫廷,与嘉明帝坐而论道。至今仍为广大算学爱好者所津津乐道。更是众多学子毕生追求的目标。

他们这些学子更是做梦都想拜读一番这位的大作。如今机会就在眼前,接过去他日后不知会不会后悔,但戴擢之明白,若是此时不接受,他想自个儿日后定然会悔不当初的。

种种想法也不过是几秒钟的事情,戴擢之定了定神,从小厮手中将书册接过,小心翼翼的捧在手中。随后立即冲着沈煊深鞠了一躬

“多谢大人赠书之恩,擢没齿难忘。日后倘若有用的着小子的地方,定然义不容辞。”

“无碍,此书本就是在下抄录而来,借你一观也不值当什么。”

沈煊是真不觉得这有什么,古人在文化,知识方面儿,着实过于闭塞了些。哪怕印刷术已经成熟了的今天,市面上所流通的绝大多数不过是着平常的书籍。稍稍有些价值的都难以走向市场。

这也不乏为上层控制下层的手段之一。所以他丝毫不意外这位反应如此之大。

见对方一番犹豫后还是接了下来,沈煊面色温和,对下面这位青年印象更好了一些。

倘若方才对方迟迟不肯接着,沈煊自也不会再劝,送到手的机会都把握不住,哪怕前头在欣赏,他也不会在为对方多费心思。

戴擢之本人也是位颇具玲珑之心,冷静下来之后,也约莫明白了面前这位沈大人人的意思。心中不由颇为庆幸,握着算经的手愈发紧了紧。

随后两人一前一后回到房中,沈煊又相继提了几个问题,见对方虽不算是学问精深,但好在思路清晰,逻辑思维也颇为不错。不由萌生了些许爱才之心,因此在对方告辞之际,沈煊开口道

“这些日子难得清闲,擢之若是有所疑问,大可过来询问。”

闻言青年人顿时喜形于色。

回到房中的戴擢之,回想到方才种种,对沈煊的推崇又深了一层。真没想到,沈大人作为探花郎,却连算学都这般厉害。这才是真正的天才吧,想到家中那位自诩天分,对他弄这些“旁门左道”玩意儿嗤之以鼻的小弟。

戴擢之嘴角一勾,露出了些许讽刺的笑意。

自那日之后,戴擢之便隔三岔五的过来讨教一番,越是讨教,便越发的觉得沈大人果真是深不可测。

这么些天下来,他每有疑难,大人总是能够很快的给出答案。且听完这位的讲解过后,思路更是比往常清晰数倍。

天才,就应该像沈大人这般才对。

沈煊什么天才,十几年的数学课难道还白上了不成

哪怕有嘉明帝推广在先,甚至“发明”创造多种数学理论。然而很多东西不是光有理论便能够万事皆休的。

现代教学对思维逻辑,思考能力的培养,才是真正重要的东西。说白了,除了天资极高之人,能根据一堆子理论自学成才的能有几人

更别说,本朝对算学其实重视度不大。明算一科更是前途有限。处在这个朝代,能够仅凭一腔热血,为爱发电的又有几人

因此哪怕沈煊在文科扎根了这么些年,他的数学能力在本朝也依旧算是走在前沿。

沈煊之所以对这位戴公子这般提携的原因,又何尝不是想要为衰落至此的明算一科留下些许火种呢

若是这两本书能够流传开来,他也只有更加高兴的份儿。

哪怕一向对大儿子不甚上心,但船上也就这么大点的地儿,戴擢之这频般繁的往沈煊这里跑,终归还是惊动了戴父。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也此还特意找来儿子询问。

看着上头端坐着的父亲,戴擢之心里一酸,父亲是有多久没再单独叫过他了呢哪怕有事,也多是找下人吩咐一声儿。

只是父亲一直不喜明明算一道,认为那是旁门左道,不是正经读书人学习的。未免牵连到沈大人,戴擢之也只能装作不知摇头道

“儿子也不知晓,儿子平日里也只是大人聊会儿天而已。”

听到儿子的解释,戴擢之也并未多想。毕竟在他眼里,大儿子已经算是废了,有什么能耐能让人家探花另眼相看。

只可惜了,这回小儿子没能过来,这么好的机会要是小儿子在,说不准师傅都已经叫上了。可惜啊,可惜

一颗心登时便如坠冰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