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倒是。”颜盈赞同的点头,等说起自己却有不同的意思。“我打算考首都大学,毕竟那儿算是阿姐的故乡。”
颜盈口中的阿姐指的自然是颜青。颜青是京都人,较真起来从小父母双亡的颜盈也是京都人,只不过颜盈轴,觉得父母下乡时所在的白云山才是她的故乡,而京都是让她又爱又恨的地方,算是第二故乡。
季言之沉默了。
“老妹儿,你要明白,此京都非彼京都。”
“知道。就是想去看看。”
“得了。那就抓紧时间学习。”
季言之放心的伸了一个懒腰,为接下来的生活定下了基本的章程。
虽说还有一年多的时间,依着季言之和颜盈的聪明劲儿,临时抱佛脚也肯定有用,不过万事讲究一个小心无大碍,反正红星生产大队的日子相对于平静,不管是颜盈,还是作为知青的季言之都有大把的空闲来进行学习,与其浪费专注于家长里短、鸡皮蒜毛的事情上,还不如学习呢。
学习使人上进,使季言之算了,季言之就不说了,反正再专注于学习,他的本质还是咸鱼本咸,颜盈嘛学习使她佛系,最起码面对甜根儿、甜姐儿这对从根子上就不正的侄儿、侄女,颜盈也能做到淡定自若,而不是阴阳怪气小孩子性子的搞针锋相对。
当然颜盈伪佛系应对,更气得甜根儿、甜姐儿跳脚,对老颜家特别是颜盈这位小姑恨之入骨。背地里吐口水,比八婆还要尖酸刻薄咒骂是常有的事儿。有时候抬头不见低头见了,还会白眼子一番。
可惜就跟媚眼儿抛给瞎子看一样,颜盈心理素质杠杠的,会在意这种不具备任何真实杀伤力的威胁吗相反颜盈还觉得陶冶了自己的心情,让她以前所未有的好心情,开开心心的跟着季言之从小学一年级学到高三。
为什么要从小学一年级,学字一样的开始学习呢,没有别的原因,只是颜盈穿越的原身,是个读了小学一年级,粗粗只认识几个字的学渣。哪怕在外人面前做样子,不从小学一年级的课程开始学起,难道飞跃性的从初中甚至高中的课程开始
做戏要做全套,这才是最不容易引起人注意,且怀疑的最好方法。或许这世间有难得一见的学习天才生而知之,可惜季言之和颜盈都不喜欢做这样的人,引人瞩目不说还特别的不得安宁。
咸鱼嘛,哪怕认真学习,所思所想的都是最大程度的躺赢,或者为了以后更加舒适,真当季言之、颜盈这两货干什么都不会抱有目的性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与七五年那接连两场损毁了不少房舍建筑物的雪灾相比,七六年上半年特别特别的安宁,说是风调雨顺也不为过。下半年也是如此,只秋收前夕下了几场大雨,就干干爽爽的到了冬天。
冬天的时候,下了几场小雪,算是开启了来年瑞雪兆丰年的好兆头,到了七七年,大地回春,铺天盖地的绿色点缀乡野间。只要出门,哪怕只是在田埂四周走动,都能采集到鲜嫩的野菜。
空闲时,季言之会拿着一本书,不拘初中课本还是高中课本,装模作样的在队上走一遭,回家时书籍看完了不说,还会多一把鲜嫩的野菜,不管是炒还是用来包野菜饺子,都是挺不错的美味。
这天季言之早早的出门,临近中午的时候才一手一只野鸡、一手一只野兔抄近路从山的那一边回到了老颜家。
午饭是颜盈做的,颜老三烧火。至于颜老太,同样一大早就出了门,不过她可不是像季言之那样出门只为改善家里伙食,而是为了颜老三亲事特意早早出门,去了红星生产大队隔壁的隔壁村子,也就是青木公社直属的黄果树生产大队,找十里八湾都出了名的媒婆,给颜老三介绍对象。
颜老三要比季言之大两岁,如今季言之十八,颜老三翻年就要二十一了。在十七八岁的年龄就要当爸妈的农村,颜老三快二十一了,都不急着找媳妇儿,真心算得上奇葩。
所以这回,颜老太可不管颜老三有没有成家的意愿,直接放话说要是颜老三再敢给她阳奉阴违的把婚事给搅合了,颜老三就滚出老颜家,自个儿养活自个儿,以后她跟着老闺女颜盈过活,让颜老三一辈子被戳脊梁骨抬不起来。
颜老三顿时焉儿吧唧,再也不敢搞些馊主意出来,自己将自己的婚事给搅合了。
只是这一回,颜老太有些出师不利。颜老太信心满满的去了黄果树生产大队,结果哪十里八湾都远近闻名的花媒婆并不在家。据街坊邻居说,花媒婆最近刚刚促成了一桩乡下人嫁给城里人的天大喜事,刚巧被叫去喝喜酒。
“这可真不凑巧。”颜老太有些悻悻然,只得留下自己姓谁名谁,家在哪儿,家里又有几口人,都说给花媒婆的邻居听,这才失望的离开黄果树生产大队,径直回红星生产大队。
颜老太回来时,已经下午一点多了。季言之、颜老三、颜盈三人已经吃过了,特意留的午饭正在厨房里的大锅里用热水温着。颜老太美滋滋的吃完,随后就说起了花媒婆邻居说给她听的,有关花媒婆做媒的八卦。
“这是个能干人,现在俺这个做老娘的,别的不盼,就盼着花媒婆发扬她做媒的好本事,给小三儿选门好亲事。”
颜老三原本心里头就写满了抗拒,如今听颜老太这么兴高采烈的说话,直接不乐意的嚷嚷起来。“阿娘,在你眼中,儿子就配找村姑当媳妇吗”
感觉自己被内涵了一把的颜盈斜眼瞄他,不说话。
季言之“村里的姑娘还好吧,几乎个个勤劳朴实,家务农活一把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