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数不足以改变战局的情况下,哪怕撒·兰格和他麾下的亲卫骑兵都将生死置之度外,但对整场战斗来说,已经毫无意义。</p>
对于撒·兰格来说,最后的冲锋无疑是悲壮的,甚至是带有自我救赎意味的。</p>
作为指挥官,他低估了敌人的实力和组织度,对战局做出了错误的判断,寄希望于通过盾阵骑兵的梯次冲锋来突破敌人的阵型,最终导致己方侧翼被步伐协同一波捅穿,从这个角度上说,撒·兰格要对这次战斗的失败负全责。</p>
所以,在最后时刻,明白了一切的撒·兰格选择了带亲卫骑兵发起最后的反冲锋,并希望自己的这一波反冲锋能给剩余先锋军的步兵主力提供一点撤退的空间,并通过书记官,将整场战斗的过程报告给嘉文四世。</p>
这是他最后能做的一切。</p>
英勇的撒·兰格上校最终倒在了冲锋的路上。</p>
但很可惜的是,他和他麾下亲卫骑兵的决死冲锋,却连给步兵主力争取一点撤退时间都没有做到——在确认了敌军主力已然崩溃之后,平原行者阵线后方,数量大车由厄纽克拖拽着冲出了森林。</p>
虽然平原行者的战士只是步兵,第三序列御法者给予其的法术BUFF也持续不了太久,但在敌人组织崩溃、陷入溃败的情况下,乘车追赶也是行之有效的方案。</p>
在三队骑兵和亲卫骑兵全军覆没、辎重兵和驮马被打散、整体组织已经彻底完蛋的情况下,雄都先锋军士兵的个人素质再怎么优秀,也只能支持他们以剑阵和盾阵为单位进行反击和调动。</p>
面对着乘坐厄纽克大车、以百人连队为单位行动进行侧翼抄截的平原行者,他们还是没有任何反抗的余地。</p>
终于,撤退变成了溃败。</p>
从这一点来看,或许撒·兰格最后的决死冲锋,也是一个英勇的错误,他错误的以为自己能迟滞敌人,给步兵撤退的空间、错误的以为雄都先锋军不会在撤退的时候溃败、错误的以为五十哩的撤退距离可以给先锋军足够的空间。</p>
但事实却是,在他英勇的冲锋之后,平原行者如虎逐羊群一般,利用己方的高机动性,一次一次地撕咬着撤退的先锋军步兵,最终将其彻底击溃。</p>
战斗最后还是成为了歼灭战。</p>
最终,平原行者甚至追到远远看见了皮纳拉城,这才好整以暇地登车回返。</p>
此战过后,平原行者歼灭了雄都先锋军全部的一千五百骑兵,打扫战场之时最终找到了接近一千匹驮马,俘虏数量超过千人,其中大部分都是辎重兵和工兵。</p>
至于追击途中杀伤的步兵,数量保守估计也要超过五百。</p>
此外,由于先锋军战败得很快,而且是被从侧翼突破,所以他们的辎重几乎被全数丢弃在了战场上,大量的铠甲、旗帜、马具、武器、箭失、营帐都被事后清理了出来,能用的、能修复的被带走,已经彻底不能用的,除了符文钢铠甲被压瘪后作为钢材运走,剩下的被付之一炬。</p>
经过事后的审问,海科确定雄都先锋军此役出动了三千人的正兵,以及接近两千人的辎重兵和工兵,对照己方战果,这支先锋军的建制都可以宣布取消了。</p>
而作为代价,在雄都先锋军连续的三波重骑兵冲锋之中,平原行者的伤亡也超过了四百人,其中死者过半,伤者也以重伤为主;而在后续的包抄和追击之中,平原行者的伤亡就小得多,甚至包括被高速前进的大车甩出来的倒霉蛋,伤亡人数也不到二百。</p>
也就是说,这场战斗之中,平原行者以不足六百人的伤亡,全歼了三千雄都先锋军。</p>
看着手中的这份粗略的战报,撤回了102运河北岸的海科终于如释重负地出了口气——雄都先锋军的战斗力,并未超出他的预期,此战的结果己方完全可以接受!</p>
甚至在战后的总结会上,海科和平原行者的众多指挥官一致认为,敌军是一支相当有战斗力的队伍。</p>
如果不是他们指挥官的作战思路僵化,而且有着明显的轻敌现象,不知道何来的自信,认为他们的骑兵队能冲垮己方中军阵型,恐怕这场战斗的烈度会更高,己方的伤亡也会更大。</p>
如果那样的话,海科依旧有信心胜利,但同时平原行者也会付出更加惨痛的代价。</p>
战斗之后进行总结,对于北境行者来说是一项优良传统,对于这支物质条件相对充足,但缺乏实战经验的队伍来说,训练和总结无疑是他们自我提升的关键。</p>
而且,因为福斯拜罗和恕瑞玛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哪怕北境行者的建立有卡尔亚提供建军思路,但具体到训练、配合上,平原行者还是有大量内容需要自己摸索。</p>
比如因为御法者们数量不足但个体实力强大,所以平原行者在进行步法协同的时候,往往会针对战场条件,采取大范围的、针对环境的法术,而不是挨个战士上BUFF,蒲公英战法就是这一思路的体现。</p>
如果是恕瑞玛帝国,那他们大可靠着数量惊人的法师和魔法道具,给需要突击作战的士兵提供加速法术。</p>
但在福斯拜罗,更好的办法却是由士兵自己学着乘风而行,并携带专门御风的风帆,如蒲公英一般在御法者们制造的风场范围内,快速突进。</p>
这一战术的思路是雪原行者的二团在一次清剿冰巨魔的时候创造的,不过那次是在弗雷尔卓德的雪原上,御法者的任务是清空冰川上的浮雪,为雪原行者二团滑冰冲锋提供辅助。</p>
后来这一战斗的经验被全军学习,平原行者一团就开发出了更适合开阔平原作战的蒲公英战术,用强风加减重法术,在一定范围内提高队伍的机动性。</p>
此战是蒲公英战术第一次被用于实战,在撒·兰格的配合下效果拔群。</p>
不过,战后总结会上,后续提供的数据也说明,蒲公英战术在面对配备有大量投掷武器的敌人时,往往要承受较大的伤亡——执行蒲公英战术期间,不少平原行者战士被投掷武器所伤,虽然逆风投掷的武器威力不大,但足以轻易破坏他们背后的风帆,而失去了风帆的支持,体重减轻的平原行者行动反而会不方便,战斗力也会打折扣。</p>
而除了对于蒲公英战术的总结之外,战后总结会的另一个重点则是对于雄都方面军战斗力的估计。</p>
双方都是第一次交手,有很多战术细节,都是在真正打过之后,大家才有所感悟。</p>
首先,在个体战斗力方面,这支先锋军的所有正兵都算得上是弓马娴熟、熟知军令、精通战阵、擅长配合。</p>
哪怕平原行者一团是整个北境行者序列之中,最为精锐的一团,但在个人战斗力上,平原行者一团的战士也很难和这支先锋军的正兵战士相比。</p>
平原行者是募兵,哪怕有专业的训练,思想也比较统一,但在个体战力上,还是不如自小就打熬筋骨、勤学苦练的雄都方面军。</p>
甚至在福斯拜罗的北境行者序列里,个体战力最强的,也还是拉克丝从雄都带出来的初代北境行者。</p>
所以,如果这不是一场三千对三千(平原行者一团有两千人作为预备队和接应队伍,并未参战),而是三千场一对一的战斗,那平原行者恐怕会输得很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