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9章天宝将军(1 / 2)

幽州的各项事务,刘辩是权权交付范仲淹,薛仁贵二人负责的。虽然整合了塞外的胡人,但这毕竟也是大事,三万骑兵的装备,幽州也拿不出来,还要洛阳方面的支援。

因此薛仁贵一面让宇文成都组建骑兵,勤加训练,一面与范仲淹联名上书刘辩,陈述此事。书信很快便送到刘辩手上,不过刘辩的锦衣卫无孔不入,这件事刘辩头两天就知道了。

对于此事,刘辩肯定是呈支持态度的,骑兵一直是大汉的软肋,骑兵这个兵种在大汉也只有幽并凉才有。并州是在当年雁门之战后组建了一支,经过多年的发展,如今有骑兵两万多人。与此同时还组建了一支万人骑兵,由高长恭统帅,这支放在函谷关重地,由于长安,洛阳两地非常重要,乃是大汉的东西二京,而函谷关距离两地非常的近,从函谷关无论是到长安,还是洛阳,大半日就能到。若是京城发生了安危,这骑兵半日便能赶到支援,当年幽州突袭长安,还多亏了这支骑兵的保护。这支骑兵不可轻易动用,是用来守卫两京安全的。

而幽州的骑兵,经过几年的发展,也有万人左右,而凉州,曹操只镇守陇西,天水,武都等郡。凉州其他地方还在蒙古人手里,因此战马的来源也不多,除了白马义从与虎豹铁骑这两支骑兵之外,还有近些年慢慢组建的一万余骑兵。

如此算来,刘辩手中的骑兵也只有六万人左右。这个数字与各路诸侯相比,确实是多。但与蒙古女真相比,却是大大不如,他们每一族骑兵都有二十万以上,而且战斗力恐怖,比之白马义从与虎豹铁骑也不逞多让。

至于雁门,幽州,陇西方面的这些骑兵,实战经验差,而且其骑兵统帅也不熟悉蒙古,女真骑兵的战法。想要跟蒙古,女真骑兵相比,根本就不可能。

没有骑兵,怎么可能抗衡蒙古,女真呢?就算刘辩凭借大汉城池进行防御,也不是长久之计,刘辩根本不会让这么强大的外族继续存在下去。扫平此二族,刘辩势在必得,但若没有一支强横的骑兵,这个想法无异于空谈。

就算刘辩手下有李靖,薛仁贵这样的绝世统帅,没有骑兵,靠着步兵想要跟这种部落抗衡,也不敢说稳赢。若是拖得久了,刘辩有生之年不能灭此二族,其后人改变策略,历史也可能朝着相同的方向发展。

所以骑兵是重中之重,刘辩一直与冉闵示好,除了尊敬冉闵之外,刘辩就是想获得这百战百胜的乞活军。如今得塞外异族投靠,又有宇文成都这种悍将训练,过不了多久,这支骑兵就能爆发出威力。因为他们的骑射之术精湛,只需训练纪律与战法。长久的东西已经会了,纪律战法之流,一两载便可成。

刘辩当即召开朝会,让群臣商议此事。

朝堂之上,刘辩将书信传阅群臣,随后说道:“如今宇文成都整合一众部落,组建三万骑兵,为我大汉效力,你们以为如何?”

“陛下,范文正与薛将军将此事详细经过传来,那宇文成都勇猛无敌,实力与薛将军不相上下。而我大汉又缺少骑兵,若能让胡人组建一直骑兵,又有宇文成都这种猛将带领作战,此乃大汉之福啊!”太尉卢植拱手说道。

“胡人虽可用,却不能全信,若不是他们被逼到绝路,岂会如此?你们可有什么提议让他们永保忠心?”刘辩询问道。

荀彧拱手出列道:“陛下,这些胡人依附于大汉,不在乎是无法生存,恐惧蒙古。但日后蒙古清除,他们势必会回到草原,陛下不如将其教化,化为汉民。而那些骑兵,见族人成为我大汉百姓,也会安心为我大汉效力,不必担心其反叛了!”

刘辩听了点了点头道:“文若所言极是,不过当年南匈奴也是如此,他们当初被安置在河套,可发现壮大以后,却奴役汉民,侵略大汉疆土。不得不防。你所说的教化,要如何行之有何具体方略?”

“当年安置南匈奴,是直接将河套给了他们,让他们自行发展。管理松懈,而如今陛下要吸取教训,应将其分化,融合!如今并州上郡,西河,雁门以南等地,地广人稀,可以将那些异族安排在这些地方,分化其族群,使其与汉人杂居,学习大汉文化,让其弃放牧而事农耕,并且这些地方也必须由汉人官员治理。如此不过数年,他们习惯了大汉的生活,便在土地上扎根,便是将来灭亡蒙古,他们还舍得回去吗?在过些年,便让其与汉人通婚,若不愿,便给予各种奖励,又要不了几年,他们就会与我大汉不分彼此,彻底成为汉民!”

刘辩沉吟道:“在你看来,多少年可使这些人归心?”

“若他们是陛下灭国,恐怕百年不得归心,但他们是蒙古灭国,对大汉的接纳心存感激,若按照微臣的策略来实行,二十年可归心!”荀彧回答道。

刘辩如今是大汉天子,站在现在的角度来看,刘辩的行为,要以大汉的利益为主。后世虽然与这些胡人不分彼此,但现在不同,他们如今是敌人,会对大汉造成威胁。可若按照荀彧的战略来实行,让胡人汉化为汉民,刘辩是不介意。

大国当有大国的气度,既然不会对国家造成危害,刘辩就不会用有色眼镜去看待。在保证国家安全的前提下,去包容,去感化。大国,不会轻视其他种族,更何况按照后世的地图来看,他们也是生活在国家的子民。

不过有的部落,刘辩却不会去包容,他们天生就是贱骨头,比如生活在幽州玄茑以南,以及海外那几块岛屿上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