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1章 进兵!进兵!(1 / 2)

“乖乖……”许久后赵佶才喃喃道:“仅仅江州一地竟有如此多财富?”

“陛下,这仅仅是财富的一部分。”张叔夜道。

“什么!”

众人第二次大惊,还有什么来钱的地方?

张叔夜看了一眼发言稿,继续道:“老臣说的仅仅是商税以及工业税。还有农税没加进去,说起来尽管当时高方平开了很坏的头,他一举在江州颠覆了政策,对百姓减免了盐税、茶税,以及碳税和铁税。但因为大力发展的农牧业,也让江州整体农税,达到了四十九万贯之多,也就是说江州仅仅农税一项,就达到了其他州府的税收总和!”

赵佶非常高兴的频频点头,“实在是好,时静杰和李纲果然不负朕的期望。还是太师老道,在当时,太师要求朕把新科状元李纲放江州通判,让小年轻时静杰知州,朕还有些不看好呢,觉得他们太年轻,难以服众,这下可就好了。国朝涌现出了很多年轻人才。”

张叔夜又看了看发言稿道:“这也仅仅是江州的一部分收入,不是全部。”

“什么!”

整个朝廷都变为震惊党了,开始脸色发绿,江州要逆天了不是,如此一来,把天下的州府置于何地啊?

张叔夜接着道:“那些当初大额欠债的国企,他们不但提供了大额的税费给江州,仅仅是国企的利润就达三百多万贯,这都还没有计算他们所承担的社会职能。”

全部人终于晕菜了!

这么说来江州在过去的一年,提供了千万左右财政,一举超越开封府,成为大宋第一税源基地了。

江州啊,区区弹丸之地,他却愣是提供了往年国朝的一层收入。

可惜了,当时高方平是欠大额债务的那人,他轰轰烈烈的投资国企,鼓励生产,严管吏治。可惜了,他经历了江州的水灾,蝗灾,兵灾,以及各种各样的幺蛾子,带领着那一群土著自力更生,但是他自身、却没能留任到这份盛夏果实开花的一天。

他小高,只在江州只收获了所有的骂名和仇恨。

说到了这里,真有许多人替高方平嘘嘘的。赵佶也不全是白痴,当然明白江州真正的中流砥柱、是当年那个被人叫“药丸”的酷吏高方平。

到此还没有完,张叔夜在继续围绕江州为中心,在进行政务汇报和总结。

总结下来其实北方有不少的地区,也出现了财政的增加。一解释赵佶这才知道,不是说他们那些地区干的好,他们是卖资源而已,因为江州和京县那丧心病狂的烟囱,所以源源不断的煤炭和铁矿,都在经过各种渠道集中。

那么汴京和江州需要这些东西,而这些东西又依据政策附带很高的税费,当然也就带来了有这些资源的地区的财政增加。

在大朝会,老张滔滔不绝,说到最后,这就叫经济引擎,江州以及京县那恐怖的烟囱,那巨大的需求,由此带动了一大群矿工和运输队诞生,那些人领取到工资之后,反过来会买许多江州和汴京制造的东西,给家里,给婆娘和娃娃添置一些。

目下就是这样流动的。

此番老张一说就是一个多时辰不停口,换以往赵佶早就跑了,但无奈现在全是好消息,赵佶爱听,所以一直听着。

最后张叔夜总结道:“大观四年的确是大宋辉煌的一年,关于战争那不是我的业务,留待陶节夫总结。但我中书对陛下汇报,虽经历国战,造成西北财政全毁,但是大观四年,我大宋财政有加无减,达到一亿二千万贯。官家圣明,盛世来临了。形势一派大好。”

万岁!

群臣的嘴巴笑歪,才管他是不是和猪肉平有仇的人,反正钱多就你好我好大家好,大家所能贪污的比例虽然有所下降,然而绝对值在增加啊,这就好。

面对这个形势张叔夜脸色忽然古怪,那封始终放在袖口里的来自江州的万言书,是时静杰委托人送来的,那是江州百万人上达天听,为高方平歌颂、祈求重用高方平变法以加速大宋国运的“万言书”。

对这种东西张叔夜说不上反感,但也说不上喜欢。因时机不对,这封万言书来的太早了些。若在有个几年磨炼,这样的万言书拿了出来,配合其他好消息,那真是高方平拜相的时机,但是现在还不行,他还是太年轻了。

此外关于这个问题,鉴于前阵子预感西北战事会让财政吃紧,那是蔡京抓权的时机,老蔡当时也找过皇帝,想顶着复辟王安石新法的借口,偷换一些政策进行整改刺激,以增加税费。赵佶不太懂这些,听说有钱拿便认为是好事,都想同意了。好在张叔夜知道蔡京的猫腻,及时的打住了。

所以此番这样的万言书,真的很像当年王安石发迹之前夹万民,对朝廷和皇帝上的万言书、近而崛起一样。这就是老张不把万言书拿出来的缘故。

老张真不想搞成王安石那一套,那很可能被蔡京利用成为四不像的东西,进而偷换概念大幅抓权。而且现在的官员对那一套很敏感,那算是已经被证明失败了的。加之高方平仍旧年轻,只有再等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