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困难与希望(二)(1 / 2)

1650年5月10日,波罗的海的明珠——里加港内,郑勇刚刚吃过晚饭。≤虽然这里是西欧人眼中的“蛮荒边缘”、标准的穷乡僻壤,虽然瑞典人在这里横征暴敛,但作为东岸共和国的高级驻外特使,郑勇的生活水准其实并不低。

他住在买下的一座欧式别墅内(位于东岸商站隔壁),有国家情报总局暗探充当的警卫,有从本土外派来的大明厨子,还有几个波兰女仆——这都是他的妻子从波兰老家雇佣来的。晚餐中西合璧,既有他喜爱的中式炒菜,也有本地流行的腌鲱鱼、烤牛排,相当丰富。至于饮料么,当然是他最爱的南非河中大曲十年陈酿了。

他的波兰妻子维罗妮卡前些日子刚刚从但泽搭乘一艘商船返回,并且将郑勇的两个儿子也从波兰一同带了回来,准备过些日子就举家前往阿尔汉格尔,陪同丈夫视察当地商站的开拓工作,顺便也进行一番旅游。当地的俄罗斯人可是盼东岸人盼了很久了,处于蛮荒边缘的他们对于来自西方文明世界的一切都极其渴望,既有对商品的渴望,也有对技术的渴望,甚至还有对所谓的时尚的生活方式的渴望。

这种情绪起源于这些年来他们在西方世界面前的屡次失败,比如与波兰和瑞典之间的战争。这些耻辱的失败促成了俄罗斯贵族们的反思,他们觉得自己的国家也许真的需要一些变革了,而这首先应当从军事方面展开。

在斯摩棱斯克战争中败于波兰后,这些年来俄罗斯人一直在卧薪尝胆。意图洗刷耻辱。为此。他们一边大肆采购西方武器、聘请西方教官训练军队。一面在图拉建立兵工厂,试图发展自己的军工产业。只可惜他们没有自己的铁矿(铁矿石需从瑞典进口,但瑞典也是敌人……),因此进展一直十分有限,武器装备目前仍然主要靠外购。

在四十年代前期,俄罗斯人进口武器的主要来源是英国和荷兰,毕竟只有这两个西方国家与他们之间开辟了不定期的航线。即便有少量出口到莫斯科公国的东岸陆军武器,也是经由荷兰人转手的。不过到了最近几年后。随着东岸但泽、里加商站的日渐红火,以及俄罗斯人成功地从阿尔汉格尔航行到了北海和波罗的海,东岸人开始与他们之间开展了直接贸易,双方的交易成本均大大降低,而这自然而然地导致了莫斯科精锐的射击军里使用东岸武器的比例大大提高。

东岸武器之所以被俄罗斯人青眼有加,自然不是没有原因的,最主要的就是其超高的性价比——价格仅比英国荷兰所产的贵15左右,但寿命(主要是枪管寿命)却要高出30,并且还免费附送一把刺刀,外观亦较为精美。这竞争力自然不是别人能比的。东岸武器不但俄罗斯人喜欢,奥斯曼人、鞑靼人甚至乌克兰哥萨克们也非常喜爱。这都是其超卓的质量积攒下来的名声。

甚至于,虽然现在波兰人已经与东岸断绝了一切商贸联系,但一些地方贵族仍在偷偷与东岸之间进行着藕断丝连的地下贸易。这些贸易主要集中在优质金属农具、高档纺织品、药品等民用消费品上,现阶段规模不大,但贸易额却呈逐月上升之势,令人不由得感慨波兰这个一盘散沙的国家的中央政府真是控制不了地方贵族,早晚他们要死在这个体制上。

不过波兰人的死活可不管东岸人什么事。即便他的妻子就是波兰人,但郑勇如今对这个国家的印象也是糟透了,无他,因为波兰政府勒令关闭了郑勇管理下的原本最挣钱的但泽商站,这使得他的前途蒙上了一层阴影。他今年才三十五六岁,还想上进,但波兰人的举动无疑使得他的“政绩”大大蒙尘,这令他很是恼火。

“亲爱的,我的一个要好姐妹嫁在库尔兰公国,她托人问我如果在我们商站内购买军械,我们能给出什么样的价格?”把两个孩子都安顿着去睡觉后,维罗妮卡坐到郑勇旁边,突然轻声问道。

“哦?是他的丈夫想做生意吧?”正在自斟自饮的郑勇闻言微微一愣,然后又满不在乎地说道:“既然是你的姐妹,那么我就给他大批发商的价格,嗯,就和他们那个大公雅各布一样。这个价格的军械,若是卖到波兰去,利润空间还是不小的。正好现在商站内物资充足,本土的船只运过来的商品中最多的就是军械了,随便买,只要他给得起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