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子百家,各样主张。道不同,如何能同谋?”乐台眉头微皱,说道。
这就是墨家逐渐消亡的原因之一啊!夏鸿升心中暗叹。
墨家虽然对天下有大爱,但是对学术却没有“三人行。则必有我师焉”的包容。儒家海纳百川,择百家之长改造为己所用,不停适应社会的变化而发展,这是儒家之所以能够战胜其他学术的,政治之外的原因之一。
秦统一六国以后,到清朝初年的近两千年里,墨学进入最低潮的时期。墨学基本上是处于停滞阶段。
这其中的原因固然有秦始皇的以法为教、焚百家之书和汉武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等政策,但也有墨家自身未能保持生机和活力,以适应社会历史发展的需要的内因。
大抵说来,还是墨家那种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难以实行,既不如儒家有治世的理想,也不如道家可深植于心灵,更不如法家能被巧妙的应用在政治上,再加上其小农思想和小生产者思想的局限性,导致了其理论主张中有自相矛盾的地方,因此,墨家思想慢慢的没落了。
另外,墨家独特的钜子组织,已经是一种变相的神秘组织了。事实上,在真实的历史中,墨家是中国最早的民间武装团体。所以,任由哪一个再怎么大度的帝王,也不会在大一统之后还允许一个如此威力强大,且有掌握着神奇的机巧之术,富有凝聚力和战斗力的组织存在。
夏鸿升原以为经过从秦汉到如今大唐这中间的如此多年时间,这些墨者们会思考自己没落的原因,有所改变,却没想到,还是这么顽固。
“国子监中有人讲解经文,有人教授算学,有人专司策论,有人传教诗赋。此皆不同,而学子共习之。”夏鸿升对乐台说道:“泾阳书院亦是如此。不拘是墨家,还是法家、儒家,乃至于医家、农家……各为一科而已。学子通习之,而不专习之。待其学问渐进,心智既成,则由其思量自心,从一而专矣。绝不独专一家。”
“听吾言,用我道。”乐台摇了摇头,拒绝了夏鸿升。
夏鸿升盯着他看了看,笑了起来:“当年令祖墨子拒越王官爵封地,说的就是这句话,要的就是这个条件。”
“夏侯似乎对我墨家颇为了解。”乐台意外的看着夏鸿升,说道。
夏鸿升笑了笑,却听御座上一直沉默看戏的李世民忽而开了口,对夏鸿升说道:“夏卿可还记得前几日宫中魅影?乐先生言其通晓其道,可破而解之。夏卿以为如何?”
夏鸿升转头看看乐台,见他面色略带得色,于是眼珠一转,当下心中便有了定计来。(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