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步七诗?听陛下和长乐这么一说,臣妾倒是对此子起了兴趣了,听说此子年方十三,这么小的年纪,当真如二郎和长乐所说般神奇?”长孙皇后笑了起来,两只眼睛狡黠的像是一直看到了玩物的狐狸一般,然后又抬眼看了看自己的女儿,眼睛微微的眯了起来,露出一丝意外的神色来。
且不说皇宫里面李世民一家三口正在讨论着夏鸿升了,泾阳县夏鸿升自己的府上,夏鸿升与她嫂嫂二人正在争论了起来。
女人在家里待不住了,这种养尊处优的生活她一点也不适应,虽然以前家里困难的时候,也有想象过大户人家的夫人小姐之类的会是一种什么样的生活,可等现在她真的过上这种生活了,方才知道原来这样的生活竟然是如此的无趣,甚至还不如她回去操持着一柄铁勺,做出满条街上的人都喜欢的饭食来。那些轻飘飘客气气的恭维声,听起来还不如给吃饭的客人碗里多夹一筷子面条时,客人的感谢声听起来实在舒心。忍了这么几个月,女人终于忍受不下去了,跟夏鸿升商量了起来。
“鸿升,你看这边也不需要嫂嫂打理什么,不如嫂嫂还回鸾州城吧!嫂嫂不是享福的命,受不惯这夫人的日子呢!还是觉得在小吃摊上面更加开心,嫂嫂重新回去操持咱们的小吃摊好不好?”这是夏鸿升的嫂嫂刚才说的话,还是一副可怜兮兮的哀求似的神情来,看的夏鸿升心里不舒服。
夏鸿升也知道,自己的嫂嫂不是一个能够闲得住的人,打个是多年的困苦生活所致吧?可是现在他已经有能力养家糊口了,实在不想让自己的嫂嫂再去受累。母亲难产而亡,父兄随后便又战死乱军之中,夏鸿升想象不出来,一个十几岁的女子带着一个襁褓中的自己,是如何生存下来,又把自己拉扯到现在这么大的。虽然内里的灵魂早已经不是女人拉扯大的那个夏鸿升了,可是自己占据了这个身份,成为了这个存在,也总归要继承下来他受过的恩情,去帮原本的夏鸿升报答。况且,自从穿越到大唐以来,倘若不是这个女人一直关心着自己,照顾着自己,让自己体会到了家一般的温暖,自己又岂能如此顺利的适应大唐的生活,融入大唐的社会?这是自己到了大唐之后的第一个亲人啊!
是以夏鸿升说什么也不愿意让这个女人再受什么苦累了。
“嫂嫂一介女流,什么都不懂,在这里又帮不上你什么忙,鸿升,你就答应嫂嫂吧!让嫂嫂回鸾州城去,重新操持咱们的小吃摊。咱们现下也不缺钱财了,嫂嫂保证,只是图个开心,绝对不会累着自己的,好不好?”女人仍旧在死缠烂打的磨着夏鸿升,希望夏鸿升能够答应她,让她回去鸾州城去。
“若是只图个开心,那我干脆命令木匠再给嫂嫂打制出来一套小吃车来好了,嫂嫂可以带几个小厮丫鬟一起去,到街上做小吃,不要钱也是可以的,只要嫂嫂开心。”夏鸿升这边也是滴水不进,摇了摇头,说道:“反正我是不会让嫂嫂再回去鸾州吃苦了!”
“那怎么行!你如今在是官家了,要是嫂嫂在街上别人认出来了,岂不是要给你抹黑丢人?”女人把头摇的跟拨浪鼓似的,否认道。
听到自己嫂嫂这么说,夏鸿升眼珠一转,立刻就想好了说辞,于是又劝道:“嫂嫂,你既然知道这一点,那为何还要坚持回去?你若是回去了,鸾州城认识你的人岂不是更多,岂不是全鸾州城的人都知道我夏鸿升封爵做了都尉,还要让自己的嫂嫂上街上去贩卖吃食去?那个时候百姓该如何看我?且不说百姓如何看我,我大唐向来以仁孝立国,若是被朝中言官知道了,那岂不是要在朝中把鸿升给弹劾死?言官一弹劾,陛下听了就会认为我忘恩负义,连养育自己的嫂嫂都不愿意供养,还要嫂嫂自己出来卖饭食谋生,到那个时候天子一怒,认为鸿升是不忠不孝之人,那鸿升轻则丢官弃爵,重则拉出午门斩首以儆效尤,到了那个时候,嫂嫂又该如何收场?”
“啊?!”女人被夏鸿升的话吓了一大跳,脸色都白了,赶紧扭住了夏鸿升:“那嫂嫂不走了!嫂嫂也不出去了!鸿升怎么会是那种人呢,鸿升待嫂嫂好的不得了……”
夏鸿升心里偷笑,总算是唬住了嫂嫂,让她打消了回鸾州的念头。不过,嫂嫂的确是寂寞无聊了啊,还是得给嫂嫂找些事情做做,要是就这么憋下去,可是要憋出疾病来的!
找个什么做做好呢?……
(ps: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之后成为太子居于东宫,然后在武德九年于东宫显德殿(明德殿)登基为帝的。高宗李治于贞观二年出生于东宫丽正殿,而李世民直到贞观三年才由东宫搬入太极宫中居住。李治既然出生在东宫之丽正殿,似乎可以说明长孙皇后在贞观三年之前极有可能也是居住在这个殿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