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大明新政(2)(1 / 2)

提拔吴三桂等人为侯之后,袁嘉升召集他们开会,商讨军制改革,说:“过去朕犯了不少错误,失了天下将心和民心,才导致流寇肆虐。如今希望各位将领和朕交心,畅所欲言,百无禁忌。重要的是找出大明军制的问题,朕保证再也不会秋后算账,也不会再听文官的谗言。大家有什么话尽管说,大明的军队还有哪些地方要改进”

吴三桂这时站出来说:“既然皇上要我等交心,末将就明说了,太祖制定的军制,朝廷怕身拥重兵的武将造反,将大明军队的管理和指挥分开,一旦开战,由不懂军事的文官挂帅,并专任太监外出监军。这样一来将不知兵,兵不知将,将领处处受制约,无法根据战况指挥作战。这若是在太平盛世,那倒也罢,只是现在,流寇横行,臣以为,这万万不可。”

吴三桂这话,说到了孙传庭、唐通、姜镶这些武将的心坎里,他们以前也深受其害,但是以前没有谁敢对崇祯皇帝提出来。怕被怀疑拥兵自重。他们都对吴三桂的话连连点头。

孙传庭的声音依然很大,说:“往昔我大明之兵败,确实多由于不知兵之人乱指挥,急功冒进,导致明军之败,还望皇上明察。”

“将不知兵,兵不知将,不懂兵的人瞎指挥,朕也看出来了,这些是大问题。”袁嘉升点点头,说:“朕确实应该把大明的军事指挥权还给你们这些将军。这样吧,今后大明军中,军事操练和征战,就都由你们这些将领负责。朕派过去的文官,一律从属于武将,只当幕僚,出谋划策。这样你们看怎么样”

“皇上英明,万岁万岁万万岁!”孙传庭、吴三桂等人说。

“那以后皇上怎么制约你们武将”宋权提出了这个问题,说:“现在有一些地方将领,比如左良玉、郑芝龙等人,就开始拥兵自重。”

“我们的家眷,都在京城。”吴三桂说。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袁嘉升点点头,说:“朕信得过在座的各位将领。而且朕将不再派宦官监军,太监干政,朕以为是个坏制度,魏忠贤的阉党暂且不论,前些日子被杀的杜勋,竟然胆敢勾结内臣,败坏朝政。我们要建立章法,彻底杜绝宦官干政。”

“皇上要如何杜绝宦官干政”吴三桂等武官都觉得宦官干政是明朝政治的一大毒瘤,大喜,问道。

袁嘉升说:“朕最近在考虑这个问题,太监干政,得益于一定的制度:比如太监秉笔,也就是帮朕在公文上批红,以后朕都亲自动手;还有掌握东厂、西厂,监督百官,这个职责朕现在交给了锦衣卫;另外就是外出监军、监税和监矿。朕已经对症下药,不再派太监外出为官。”

宋权问道:“皇上英明,具体还应该建立章法。”

“你们看门外的铁牌!”袁嘉升说:“朕最近反思宦官专权,已经派满黑龙率新禁军入卫紫禁城,在各大殿前竖起了‘禁止太监干政’的大铁牌,高一丈有余,宽足有六尺,详细规定了章法,比如宦官不得外出为官,也就是说宦官不再监军、监税、监矿;宦官出宫门必须得到批准,私出宫门一步者,斩;宦官不许结交外官等。但凡犯法干政者、窃权纳贿者、嘱托内外衙门者、交结官员者、越分擅奏外事者、上言官吏贤劣者,即行凌迟处死,绝对不姑贷。这些具体的章法,朕已经交给总管王承恩去告知和执行,他们虽然也有意见,但还是表示支持。”

这时,新上任的刑部大臣王永吉说:“皇上,还可以宣布刑部拥有管理宦官的权力,朝臣可将犯错的太监先斩后奏!”

袁嘉升说:“朕以为,这也未尝不可,不过暂时不施行!”

宋权说:“根据大明祖制,朝臣在与太监相见时候,应该相互行礼。现在在这方面,也应该改变了,朝廷可以再规定,凡是宦官与朝臣相遇,不管双方品级高低,宦官都要主动低头、让道。而且宦官遇到朝中的大臣,不仅要主动让道,还不能直呼朝臣的名字,这样宦官的气焰就会少很多。”

吴三桂对这一点表示不同意,说:“这样等于规定太监低朝臣一等,有一些宦官,还是真为朝廷办事的,比如我的义父。”</p>

<strong></strong> 袁嘉升点点头,才想起来吴三桂的义父高起潜也是宦官。于是说:”也是,宦官之中,也有能办事的,比如郑和,他就代表朝廷下过西洋。这样吧,今天讨论改革军制和限制太监的权力即可,不需要计较那些繁文缛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