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笼络吴三桂(1 / 2)

反腐也好,训练虎狼之师也好,袁嘉升都需要能用之人。袁嘉升想起了吴三桂,他的关宁军中有很多都是忠烈之后,他派人叫来高潜起,道:“高公公,听说你曾经督师辽东,还做了吴三桂的义父,你觉得吴三桂这个人怎么样”

“回皇上的话,那都是十多年前的事情了。老奴的义子吴三桂,倒是‘勇冠三军、孝闻九边’。”高潜起回答说。

袁嘉升主动问起吴三桂的为人,虽然高潜起觉得奇怪,但他觉得有必要给皇上好好讲一讲他的这个义子。这些年,逢年过节,吴三桂没少给他送辽东的人参和银子,他们的关系非同一般。

“‘勇冠三军、孝闻九边’,这个怎讲吴三桂是一位猛将,朕听说过,他的‘孝闻九边’怎么讲”袁嘉升对吴三桂的印象,其实不太好,毕竟历史书上吴三桂的形象是不忠不义之人。

“这要从十几年前的旧事讲起了。”高潜起给袁嘉升讲了一个吴三桂青年时代救父的故事:“那还是1629年冬,满清鞑子绕道内蒙,直趋北京。崇祯皇帝误中皇太极的反间计,将辽东主将袁崇焕逮捕入狱。当年,袁崇焕被崇祯皇帝逮捕下狱的时候,袁崇焕的身边,就只带了祖大寿和吴三桂这两员关外大将,还有一名是帮他背尚方宝剑的贴身卫士。

袁崇焕被捕之后,祖大寿偕同吴三桂率辽东大军跑回宁远,崇祯皇帝派使者到山海关才追上祖大寿他们,宣称只袁崇焕一人有罪。如此,祖大寿和吴三桂才返回阵地,打算截击后金兵,这时已到了1630年春了。

话说这一天,吴三桂的父亲吴襄带领数百人外出侦察敌情,忽然与上万名后金的八旗军队相遇,被团团围住。祖大寿看见后金的八旗军人多势众,不敢派兵出城救援!

吴三桂眼看父亲被困,万分焦急,于是大胆向祖大寿请战。祖大寿不允,吴三桂便带着二十来个家丁,偷偷的溜出城去!

出城之后,吴三桂提刀上马,亲自居中,左右各置家将一人,其余十八骑分作两翼,勇敢地冲入包围圈,并且拈弓一箭,射中一八旗军队的将领,那位将官立即从马上跌落下来!

吴三桂想要把他的首级割下来立功,于是从马上弯下腰去,不料那个将官忽然跳起,用短刀一下子就刺中了吴三桂的鼻梁!此时的吴三桂,哪里顾得上面部的鲜血呀,说时迟,那时快,手起刀落,将那个满清将官的首级砍了下来!接着,他与父亲吴襄兵合一处,迅速率众突围!

这些八旗兵群龙无首,错误分析了形势,认为明军是诱敌深入,没有及时追击,于是吴三桂就将其父亲一帮人,救回了宁远城中。”

袁嘉升知道,1643年的吴三桂,深受崇祯皇帝倚重,而他手下数万的关宁铁骑,是大明战斗力还不错的正规边军了。吴三桂要是不投降满清,打开山海关,明末的历史或许就可以重写。在明亡之前,身为辽东总兵的吴三桂,确是大明一位忠君爱国、抗击满清的猛将,可以成为自己的帮手,想到这里,袁嘉升装作很欣赏吴三桂的样子,说了几句赞赏的话。

高潜起也很是高兴,又夸了吴三桂几句。袁嘉升见火候差不多了,便让高潜起到吴三桂的辽东关宁铁骑中挑选三位骁勇善战的人,“最好是忠烈之后,到时候朕重用他们。”

“老臣这就去办。”高潜起很久没出去监军了,又有机会去辽东,很是高兴,估计吴三桂这次肯定会重重谢他。

“对了,你去辽东,还有一件事要办。你私下告诉吴三桂,派人密切关注满清鞑子的动向,随时报告朕。朕昨晚夜观星象,辽东方向有紫微星坠落,应该是满清的黄台吉命不久矣。”袁嘉升说。他知道,1643年9月,皇太极会猝死,到时候满清的睿亲王多尔衮和黄台吉的儿子豪格会争帝位,他想利用此机会搞乱满清,暂时巩固辽东的边防。

“啊皇上什么时候学的观星象”高潜起心里直犯嘀咕,但见袁嘉升语气坚定,也不便多问,只是回话道:“老臣遵命。”

“对了,你去辽东,也不能空手去。朕念在吴三桂‘勇冠三军、孝闻九边’的份上,再加上他坚守宁远城有功,就嘉奖他为平西伯吧,另赏内孥一千两。”袁嘉升觉得此时需要特别拉拢吴三桂,干脆就来一次皇恩浩荡。

“老臣先代义子谢皇上龙恩浩荡。”高潜起大喜,他以为自己刚刚介绍的吴三桂救父故事感动了皇帝。要知道,崇祯皇帝对封赏一般是很吝啬的。李自成包围北京城了他都不封王。这一下子就封吴三桂为平西伯了,也算是开了天窗。

“速去吧,朕等你们的好消息。”袁嘉升道。

辽东,高潜起和十余个锦衣卫和御林军飞马到了宁远城,带来了崇祯皇帝的诏书。

蓟辽督师府里有正堂、议事厅、点将台、签押房、监舍等。那日,身穿内官冠帽的高潜起一行人从仪门进到正堂,辽东总兵吴三桂和副总兵冷允登、副将杨珅等将领已经候着圣旨了。

封伯是大喜事,高潜起面透红光,神情高傲,身后四个东厂的锦衣卫也一个个精神抖擞,穿飞鱼服、腰佩绣春刀,还有七八个护送他来宁远的甲胄御林军,各系鲜红的披风或大氅,威风八面。</p>

<strong></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