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5章 巧舌如簧(2 / 2)

三国小霸王 庄不周 3362 字 3个月前

“看来将军是明白人。”阎温端起酒杯,向董越示意。“容我借将军之酒,祝贺将军。”

“贺我?”董越一头雾水。“我有什么值得祝贺的?”

“鲁肃攻取弘农,与朝廷对峙,将军助鲁肃,则朝廷必败。助朝廷,则鲁肃必败。天下尽在将军之手,难道还不应该庆贺一下?”

董越愣了片刻,觉得阎温说得有理,不禁有些兴奋起来。他很清楚,朝廷本来没把他们当回事,为董卓平反什么的只是嘴上说说而已,最多和之前祭拜段颎一样,承认董卓曾有功于朝廷。可是董卓和段颎的情况不太一样,段颎只是依附阉竖,抓了一些太学生,没有像董卓那样杀戮官员,甚至火烧洛阳。之所以愿意给他们这个承诺,还是因为孙策太强,朝廷不得不倚重凉州人,这才既往不咎。

可是朝廷还能击败鲁肃吗?如果朝廷最后必败,那我现在支持朝廷,岂不是自寻死路?

董越笑了起来,也端起酒杯,浅浅的呷了一口。“伯俭,朝廷还能击败鲁肃吗?”

“这也正是我要祝贺将军的第二个理由。”阎温不紧不慢地说道:“仅仅半天时间,弘农就失守,说明一个问题,凉州虽然出精兵,但不是每个凉州人都能做将军。凉州人虽已立足于朝廷,却还不够,还需要一些大将,久经沙场,能克敌制胜的大将。”

阎温笑道:“我相信,如果将军守弘农,鲁肃绝不可能半天时间就得手。”

董越深以为然。他也觉得傅允太无能了。弘农城啊,半天就丢了,以前怎么没看出来他是这么个废物?早知如此,我何必等到现在,早就拿下弘农了,哪里会把机会留给鲁肃。如果是我守弘农,就算最后还是守不住,也不可能半天时间就丢了,白送鲁肃一个大功。

天下的读书人都一样,卖卖嘴皮子还行,行军作战一窍不通。想当年袁绍自为盟主,召集几十万大军攻洛阳,不是一样被太师打得落花流水。傅允虽然是凉州人,毕竟也是读书人。杨阜和眼前的阎温也是。凉州人要想真正掌握朝政,还需要他们这些能够冲锋陷阵的武人。

见董越面露得意之色,阎温暗自鄙夷,脸上却越发诚恳。“鲁肃虽勇,孤身深入,弘农荒残,户口不足,钱粮有限,他难以持久。要想长期作战,他只有进攻河东,取河东盐铁、钱粮自给。以将军之勇,文和兄之谋,纵使不能夺回弘农,守住河东也是绰绰有余。如此一来,鲁肃除了撤退,还能有何选择?所以说,将军助鲁肃,则朝廷必败。将军助朝廷,则鲁肃必败。天下形势操于将军之手,正是将军建功立业之时,当浮一大白。”

阎温端起酒杯,高高举起,笑眯眯地看着董越。

董越的眼角抽了抽,一声不吭。他不太相信阎温的话,但他相信一点,比起朝廷,鲁肃更看不起他。如果鲁肃得胜,不仅弘农没了,刚刚到手的河东也没了。可若是朝廷胜了,不仅河东还是他的,还有机会收回弘农。哪怕是为了自己着想,现在也不能轻易投降鲁肃,至少应该等一等,看看形势再说。实在不行,将女儿董青献给蒋干就是了,保住命总是没问题的。

董越主意打定,举起酒杯,豪气干云。“干!”

——

贾诩推开门,眯起了眼睛。

夜里下了雪,院子里积了厚厚的一层,天地间亮得有些刺眼。

阎温拱着手,站在阶下,缁冠的顶部变成了白色,肩上堆着厚厚的雪,脚下的雪更厚,已经漫过了脚踝。阎温闭着眼睛,脸色发青,一动不动。

贾诩看了一眼站在门口的胡车儿。胡车儿很委屈地吧哒着嘴。贾诩没有再说什么。论力气,一个胡车儿能打十个阎温。论口才,十个胡车儿也敌不过一个阎温。

“伯俭,这是为何?”贾诩一声轻叹。“快进屋,快进屋。”又对胡车儿说道:“还站着干什么,还不去温些酒来,再取些吃食。”

胡车儿应了一声,匆匆去了。阎温却晃了一下,险些栽倒。他扶着廊柱,哆嗦着发紫的嘴唇,强笑道:“文和兄,温有一事不明,夜不能眠,想向文和兄请教,希望没有打扰文和兄休息。”

贾诩连连摆手,扶起阎温,将他拉到屋里。阎温浑身冰凉,两条腿也冻得像木棍一样,只能靠在贾诩身上,慢慢挪进屋里。贾诩脱下他的外衣和鞋,将他推到还有热气的床上,用被子裹好。阎温打着寒战,好一会儿才慢慢平静下来。

胡车儿取来了酒和粥,贾诩亲自喂阎温吃了一些。热食下肚,阎温的脸色才渐渐恢复。他看着贾诩,露出苦笑。“以文和兄之智,想必已经知道我想说什么。”

贾诩拱着手,浅笑道:“伯俭谬赞,我愧不敢当。若是有智,又怎么会如此狼狈。”

阎温知道贾诩话中有话,说他离间董越,争夺河东。这些事逃不过贾诩的眼睛,他在院子里站了一夜就有请罪的意思。见贾诩不肯接话,他只好主动开口。事关重大,个人的荣辱只能先放一边了。

“文和兄,我实在不明白,当初董太师主政,为何对关东士人曲意笼络,却对我凉州士人不予理会?”

贾诩垂着眉,一时出神。看到阎温站在庭中,他就知道阎温为何而来。不过阎温这个问题还是触动了他的内心。当初董卓延揽关东士人,可谓诚意拳拳,蔡邕、荀爽、何颙、郑泰,韩融、陈纪,哪个不是尊崇备至,可是后来袁绍一举兵,几乎所有的关东人都反了,和袁绍里应外合,明的暗的,战场上,朝堂上,甚至不惜行刺客之事,只想把董卓除掉。

董卓是干了不少坏事,可关东人何尝清白,那些事里又有多少是关东人栽赃的?袁绍授意王允杀袁隗、袁基等人,这个罪名最后也落在了董卓头上。

关东、关西隔阂太深,就连关西人自己都不自信。如果当初董卓不是过于尊崇礼敬关东人,而是扶植关西士人,结果也许是另外一个局面。如今凉州士人入朝主政,机会难得,毁了太可惜。

贾诩沉默良久。“伯俭,我今年五十有三,弱冠举孝廉,入朝为郎,迄今三十年,身心疲惫,一事无成,乃夫子所言之无闻而不足畏者,担负不起重任。后生可畏,你们当努力。”

阎温看了贾诩半晌,起身下床,恭恭敬敬地向贾诩行了一礼。